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八十八章 擼貓的悠閒生活
    拋去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商業廣告不提,李小魚他們還看到,此時的大宋朝因爲還並未受朱程理學的影響,依舊承襲漢唐胡風,所以民風開放,十分開明,也有許多的女子在街上逛街,說說笑笑的,一路買買買。

    而且也許是人傑地靈的緣故,大部分的小娘子都十分漂亮,並未如何的濃妝豔抹,全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包括此時節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還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愛穿着直領,對襟的背子,因爲既舒適得體,又顯得典雅大方,十分的好看。

    只是由於後來“程朱理學”的興起,導致的思想禁錮以及對外政策的妥協退讓,才讓得宋朝的服飾變得不再豔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宋代女裝變得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一切的張狂剎時都收斂了許多。

    甚至後來在理學的影響下,以小胸爲美,還開始了變態的束胸,一直到延續到後世,殘酷的壓迫了衆多女性同胞,一直到民國時胡適提出‘大奶奶主義’,這一陋習纔算被徹底廢除。

    至於纏足的話,李小魚注意看了看,發現幾乎沒有纏足的小姐姐。

    因爲纏足雖然興起於北宋,但並不興盛,因爲五代以前的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到了北宋莫名其妙就要求女子纏足了。

    例如還是蘇軾這傢伙曾專門寫過《菩薩蠻》一詞,來詠歎纏足,說什麼。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這也可稱之爲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搞的李小魚都特麼想抽他了,好端端的沒事寫這麼一首破詞幹嘛?喫飽了撐的嗎?

    也正是因爲他的這一首詞,導致纏足之風立刻盛行起來,以至於到了南宋時,婦女纏足已經變得比較多見了,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經成爲了婦女的通稱。

    不過好在在此時,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也不盛行,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

    所以李小魚還有挽救的空間,打定主意堅決要把這股歪風邪氣扼殺在搖籃之中,至於蘇軾這傢伙的話,就讓他去跟佛印搞基好了,保證他一輩子再也不會對女人有興趣,也就不會寫出那首破詞了。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宋代的纏足與明清兩朝的纏足還是很不同的,據史籍記載,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爲“快上馬”。所用的鞋子被稱爲“錯到底”,其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

    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對女性的損害也不是太嚴重,不像清朝的三寸金蓮,那纔是真正的變態。

    而且其實一開始清朝剛入關的時候,因爲清人不纏足,所以曾下令讓漢人放足,也不許纏足。

    例如順治元年,孝莊皇后諭,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順治二年後,民衆所生女子禁纏足。

    可這一禁令,卻遭到了當時一大批漢族官僚和讀書人的堅決反對,讓他們剃頭行,可不纏足不行,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才使得纏足這種陋習繼續保留了下來,甚至愈加變態,也是一直到民國年間才被徹底的廢除,不得不說,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可惡。

    拋卻束胸和纏足不提,李小魚他們還看到,此時走在大街上的每個小姐姐都還梳着各式的髮髻,上面插着各種金銀首飾,走起路來環佩叮噹,煞是好看。

    需要說明的是,此時小姐姐們所梳的髮髻並不像大家在電視劇裏所看到的那樣,又高又長,跟頂了個拖把一樣,你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而是有專門的高度要求。

    比如仁宗年間有旨:“婦人所服冠,高無得過四寸,廣無得逾一尺,梳長不得逾四寸,仍無得以角爲之。”

    不僅愛梳髮髻,還愛簪花,而且男女皆愛,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花都有。

    甚至連處決囚犯時都會給囚犯簪花,而赦免囚犯時獄卒也要簪花。

    據《夢梁錄》裏記載:“罪人皆緋縫黃布衫,獄吏皆簪花鮮潔,聞鼓聲,疏枷放去。”

    同時,走在街上還可以看到,許多達官貴人頭上不僅插着花,懷中還抱着寵物貓,特別是那些貴婦人懷中,更是人手一隻。

    因爲此時的汴梁城內流行養一種黃白相間的寵物貓,名爲獅子貓,還是據《夢華錄》裏記載,這種貓其不能捕鼠,只爲美觀,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所以街上還可以看到有專門的貓糧店,賣這種獅子貓喜愛喫的小魚乾的,生意非常火爆。

    當時的大名士梅堯臣家裏就養過這樣一隻小貓咪,名叫五白,五白死後梅堯臣非常傷心,還專門寫了一首《祭貓詩》深切悼念,併爲五百舉辦了水葬,祭與飯與魚,可見是一個資深的貓奴,擼貓少年。

    包括另一位名士黃庭堅也有《乞貓詩》和《謝周文只送貓兒》兩詩,從行文措辭來看目測也是個資深貓奴,畢竟“買魚穿柳聘銜蟬”嘛。

    可見在此時,貓的確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寵物,全民擼貓,不然也不會有大名鼎鼎的狸貓換太子,畢竟演繹中的狸貓,就是番邦專門進貢來的。

    雖然這個故事是假的,但戲曲來源於生活,也不全是胡編亂造,至少皇宮大內的妃嬪們是酷愛養貓的,不然如果不養貓的話,怎麼會憑空捏造出狸貓換太子呢。

    要是喜歡養狗的話,那這個故事豈不變成了二哈換太子了?

    據當時民間有句俗話說的好,迎貓如納妾。

    也就是說在此時養一隻貓是和納妾差不多的,是要裹鹽和穿魚的。

    什麼意思呢?

    就是如果是鄰居朋友家的貓生了小貓你要過來,你要給貓主人鹽。

    如果是從流浪貓或者賣貓人那裏要過來,則要給貓媽媽魚,真的是狂熱至極,把貓價炒的奇貴,好一點的獅子貓,價值千金,就跟後世有段時間炒藏獒一樣,異常的瘋狂。

    ……

    ……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