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
    (注:此章乃描述麴義、隗冉等人當年的經歷,與故事主線關聯不大,不喜的讀者可自行略過。有喜歡交流漢末歷史和小說情節的朋友可以加書友羣96433014)

    顏良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既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向人傾訴,而隗冉始終低着頭不發一言,唯有被捏得發白的指節顯露出他的激動情緒。

    隗冉字進武,並非冀州人士,而是來自涼州。

    提起隗冉的祖上,在本朝之初那可是赫赫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正是曾經割據一方,掩有雍涼的西州大將軍隗囂。只是隗囂當年患得患失首鼠兩端,最終落得個悲劇收場,而天水隗氏家族也隨之星散沒落。

    當年的天水隗氏中的一支,流落到了金城紮根,而金城等地漢羌雜居,民風彪悍。隗氏爲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與當地的羌人之間也頗多通婚,因而隗冉身上倒有幾分羌人的血統。

    隗冉年少之時剽輕好武,有一次他與人出獵之時遇着一股馬賊,他與幾個伴當雖然盡皆勇武,但敵不過馬賊人多勢衆,上來就吃了不小的虧,只能邊打邊逃。但馬賊見這些少年衣衫光鮮,馬匹雄壯,知道乃是大大的肥羊,哪肯輕易放他們跑路。

    一番窮追之下,雖然馬賊們指望着生俘了肥羊好換取大筆的贖金,故而沒有下死手,但隗冉一方几乎是人人帶傷,還有人受傷落馬。正在山窮水盡時,卻是迎面撞上一彪人馬,來人眼見前方有人廝鬥,正是馬賊在行劫持之舉,竟是不畏不避,帶人直接衝殺過來。

    爲首一員年輕人,騎快馬,使長矛,猛地扎進了馬賊堆裏,而諸多阻攔在他面前的馬賊竟無一人能有一合之力,瞬間被挑落了幾人。這夥馬賊猝不及防之間,反被打得狼奔豕突,再也顧不上什麼肥羊,盡皆四散而去。

    一場遭遇戰下來,馬賊傷亡五人,而隗冉等人卻賴以保全。

    隗冉在死裏逃生之餘,自然是對這個救了自己性命的年輕人既佩服又感激,而這個年輕人,乃是客居於此的平原麴氏子弟,單名一個義字。

    說起這麴義,原本乃是平原大族。但在先孝靈皇帝時,朝中鬧得沸沸揚揚的黨錮之禍,亦是殃及到了平原麴氏。麴氏中人爲避災禍,不惜遠走西疆,一直到了黃河上游地區,大漢最西邊的西海,也就是現代的青海湖附近才止步。

    西海附近羌人更多,尤其以燒當羌的勢力最大,麴義少小之時便與羌人同習同俗,沾染了一身的羌人習氣,同時也把羌人輕捷勇猛的戰法戰技給學了個十成十,竟比身有羌人血統,從小在西涼長大的隗冉更像一個羌人。

    倆人年齡相近,性情相投,遂因着這次巧遇而成爲至交。到了靈帝駕崩,朝中閹宦被一舉除盡後,麴氏便想要回到平原祖地,但當時中州紛亂道路不靖。

    當時麴義在附近漢羌族羣中已經頗有些威名,便召合了一些漢羌子弟衛護着自家東返。而隗冉因着與麴義相當投契,也決意隨他到中原來闖蕩一番。

    麴氏回到平原時,平原已經是飽經黃巾肆虐,民不聊生。老一輩的麴氏族人見自家祖宗之地破敗荒蕪,那是痛心疾首,但性格豪放的麴義卻覺得來得正當其時。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麴義爲人勇武,手下又帶着一幫西涼剽輕之徒,很快便在河北之地闖出了名堂。隨即,他的大名便入了當時還是冀州牧的韓馥耳中,韓馥招其爲將,委之以兵。

    然則麴義在西涼之地長大,那是野慣了的,若是遇上個有爲的明主倒也能壓服得了他,但韓馥只是個恇怯庸才罷了,豈能令麴義歸心率服。

    韓、麴之間漸生齟齬,麴義對韓馥的命令愛理不理,佔據了冀兗交界附近的幾個縣當起了一方豪霸。

    要說麴義這種作爲放在亂世之中也不過是當時的常態罷了,但麴義向來粗鄙無文,與韓馥手下的一衆謀臣僚屬全部沒什麼交情,甚至還因爲不會做人明裏暗裏得罪過不少人。

    麴義這麼一不尊調度,韓馥的屬下耿武、閔純等人便在韓馥面前反覆進言,稱麴義此舉大逆不道,不容姑息。而韓馥本就是個無甚主見之人,被一番慫恿之下,便發州兵討伐麴義。

    在韓馥以及耿武、閔純等人的眼裏,麴義一介粗鄙武夫,不過佔據幾個縣城,又能掀起多大風浪,想着可以一戰而定,從而起到殺雞儆猴的效用。

    卻不料耿武、閔純等人紙上談兵頭頭是道,帶兵討伐卻被他們所看不起的粗鄙武夫麴義給打得大敗虧輸。這下倒好,非但麴義這隻雞沒殺成,反被袁紹這隻猴子在一旁暗地裏取笑。

    而見韓馥的刀如此之鈍,原本就對韓馥大爲不滿的袁紹更生覬覦之心,遂派人招攬麴義,並暗中承諾資供他軍械糧草。

    麴義打敗了韓馥的討伐,一時之間頗與兩千年後那句“就喜歡看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的心態暗合。但他雖然粗鄙無文,卻不是個無謀匹夫,知道自己僅僅佔據幾個小縣城是不能持久的,更貪戀那些軍械糧草,便與袁紹暗中媾和,以抵禦韓馥的威脅。

    隨後袁紹再引幽州公孫瓚南下威嚇韓馥,從而謀奪了整個冀州。而袁紹畢竟與韓馥的恇怯昏庸不同,堪稱是一代雄傑,得了冀州之後,更多文臣武將前來歸附,而麴義見袁紹大勢已成,便也率部投效。

    早先袁紹引公孫瓚南下威逼韓馥,公孫瓚也覬覦冀州良久,兩人一拍即合。但袁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公孫瓚南下是爲明,遣了荀諶、高幹等說客往赴冀州那是暗,最終出了力的公孫瓚沒得了便宜,反倒是隻磨了磨嘴皮子的袁紹全取了冀州,怎不令公孫瓚氣得暴跳如雷。

    恰好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在南下協助袁術時不幸身死,公孫瓚就遷怒於袁紹,並借了這個由頭要將新仇舊恨和袁紹一起算一算,遂派兵大舉進攻冀州。

    公孫瓚與袁紹同樣是漢末羣雄中的佼佼者,但這時候的白馬將軍卻要比袁本初強橫得多。

    公孫瓚其人在初平年間就多次率領幽州精騎接連大破張舉、張純叛亂,然後被長期率兵在幽州抗衡鮮卑、烏桓,手下精騎盡皆驍勇。就在這一年裏,三十萬青州黃巾渡河北上,欲要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率兩萬步騎南下,於渤海郡東光縣以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生俘七萬餘,威名震徹河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