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沽口戰備
    對於清國的態度,謝綰和俾斯麥有一定區別。謝綰帶着些感情色彩,而俾斯麥則完全從德國的利益角度考慮問題。所以當英法聯軍對清國搞炮艦外交時,他倆都不願跟英國正面衝突,但謝綰第一反應是如何扯英國的後腿,而俾斯麥的第一反應是如何在這場衝突中確保德國的利益。

    此時的謝綰覺得自己有一點機會,那就是1857年的印度大起義。

    列顛東印度公司到1850年已控制了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開始近代化運動。雖促進了印度經濟,但推行過程中破壞傳統,激化了與當地人的矛盾。由於人口數量上的懸殊差別,東印度公司不得不開始依靠當地人統治當地人,建立了僱傭當地“土兵”的僱傭軍制度,稱爲西帕衣團,其兵多爲“土兵”,而軍官則由專門設立的學校訓練的英國人擔任。

    到1857年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三個英國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隊,“土兵”的總人數已經遠超英國正規軍,共有二十萬西帕衣兵,而英國士兵只有四萬人。

    東印度公司招收各種種姓階層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傳統用婆羅門和剎帝利擔任戰士,這使土兵軍隊內部充滿各種階層歧視;此外東印度公司給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當不公平,工資很低,並且他們參加對阿富汗和緬甸遠征時,必須自己支付旅途費和行李運費。

    特別是1852年遠征緬甸參加英緬戰爭,按照印度傳統,如果前往緬甸會導致喪失種姓和被逐出所在羣落。很多土兵對此非常不滿;戰鬥結束後,東印度公司又開始取消僱用兵的原有的一些權利,減少他們的薪水,並規定職務升級不能超過中士。相比之下,英國士兵住在舒適的房子,印度土兵卻只能住簡陋的帳篷。

    如此種種,使印度軍隊內部矛盾就像個炸藥桶。

    大起義的導火線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1857年初開始在土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步槍子彈的紙皮包裝上。在當時印度,印度士兵使用的都是相對落後的步槍,在裝彈之前,士兵必須咬破子彈的紙皮,因而,印度教和綠教的士兵們都拒絕使用這些子彈。

    5月9日,第3輕騎兵團85名印度士兵因拒絕使用子彈,被英國人關進牢獄,判處10年苦役。這懲處觸怒了他們的夥伴,5月10日,處於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率先暴動,救出第三輕騎兵團士兵,並攻擊歐洲人居住區。他們擊斃了英國軍官,殺死所見到的歐洲人和土著基督教徒,並燒燬房子。在密特拉的英國兵共有2083人及12門野戰炮,印度兵則有2500餘人。英軍應對此事出現指揮失誤及行動緩慢,印度兵的騎兵團部隊得以向首都德里勝利進軍。印度士氣大振。

    5月11日攻抵德里後,當地的印度人紛紛加入,攻擊紅堡並打死了5名英國人。在譁變軍隊的擁戴下,早已名存實亡的統治者,居住在紅堡中的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穆罕默德·沙·扎法也宣佈接受推舉,名義上統率戰事全局。西帕衣團則繼續在各地攻擊英國人和基督教徒。起義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的地區。期間發生了印度人對英國人的大屠殺,使英國人嚴重受挫。

    謝綰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同樣作爲歐洲人的德國人不方便參與這樣的鬥爭,但緬甸和東南亞人可以。爲此謝綰通過自己的渠道,授意南洋華人支持緬甸人在印度東部向英國人發難。

    清德兩國支持緬甸對付英國已經有段時間了,但總體上還是準備不足。不過緬甸自己卻信心滿滿,緬甸國王一接到南洋華人傳遞德國支持他趁亂收復領土的消息,大喜過望。

    在拿到了德國數萬英鎊的軍備資源後,緬甸軍隊立即行動,很快便深入阿薩姆邦和孟加拉地區,佔領失土,搗毀鴉片田,攻擊英國平民,大約四千多名腹背受敵的英軍在緬甸的軍事行動中喪生,這也確實使英軍從馬來半島調集軍隊的速度減緩,使清國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戰備。

    但英國人比謝綰想的控制力更強,到1858年初,英國軍隊在分化敵視莫臥兒帝國的印度人之後,獲得了錫克人、尼泊爾人以及印度南部的幫助,終於奪回了主動權,逐一收復失土,並攻破德里,放逐了莫臥兒帝國皇帝。

    英國人收拾了印度的亂局,開始集中精力對付清國,同時緬甸此時面臨英國人的報復,又讓謝綰多陷進去一個棋子。

    謝綰在印度的失算和俾斯麥與四國外交的失敗,使他倆在1858年初都對遠東局勢束手無策。這纔有了俾斯麥與奕那場對話——德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必須要留後路以能及時轉身,至於來勢洶洶的英法聯軍,此時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清國自己身上,如果清國能夠讓英國陷入苦戰,德國人或許有機可趁。

    奕將俾斯麥的話帶給了咸豐帝,表示德國只有在清國自己對英國人堅決抗戰的情況下才會幫助清國。咸豐帝面子上掛不住,在朝堂上裝模作樣的訓斥了一番德國公使,便匆匆安排朝議去了。

    當然德國人也沒有完全放棄清國,此時在清軍中的大量德國顧問變得活躍起來,他們積極幫助清軍在渤海灣建立防禦,制定對英抗戰計劃。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國使節到天津、大沽口外。4月24日,四國使節會見清政府限期6天內派人談判,否則將採取“必要的手段”。咸豐帝派出直隸總督譚廷襄趕赴交涉,不料英法公使以“照會型式不符、無欽差大臣之權”爲由拒絕接見。至於英法方則因兵力未能集合完畢,延遲了原本6天內的進攻。咸豐帝除了同意減少關稅外,對於四國的要求一律拒絕,也不準譚廷襄開戰。

    在英法代表仍舊拒絕交涉的情況下,譚廷襄改與美、俄代表交涉願能協助談和,但因困難的要求仍毫無結果,以爲:“外託恭順之名,內挾要求之術”,由此,譚廷襄要求開戰,提出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全部關閉,停止貿易的策略。咸豐帝未批准以上提議,併發出聲明:“切不可因兵勇足恃,而先啓起兵端。”仍舊命譚廷襄駁斥各國要求。

    1858年5月18日,英法代表與海陸軍司令協商攻佔大沽口,以天津做爲目標。5月20日,對清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定2小時內交出大沽口被拒絕,隨即派兵進攻。

    這一時期的大沽口建有4座炮臺,平常約3000多名守軍固守。後來的英軍北上,使咸豐帝加派6000多名由德國顧問參與訓練的新軍士兵增援,並命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會同禮部尚書瑞麟(署理直隸總督)前往天津整飭海口防務,瑞麟奏請重新恢復直隸海口水師,同時在海口設置障礙,排列三道攔河鐵鏈,配置鐵戧,安設木柵,連成巨筏,阻攔敵艦闖入。

    僧格林沁還着重加強了大沽口炮臺的建設,經過重建,海口南北岸的炮臺由原來的四座增加到十座,安裝克虜伯定製岸炮128門;另在北岸石頭鏠地方新建炮臺一座,作爲後路策應。炮臺周圍均築堅固堤牆,包挖壕溝,豎立木柵,加強防護。

    英艦共20艘,其中蒸汽巡洋艦1艘(艦炮51門,艦員520人)、蒸汽護衛艦1艘、蒸汽炮艦2艘、淺水蒸汽炮艇14艘、蒸汽運兵船2艘;法艦2艘,其中蒸汽巡洋艦和淺水蒸汽炮艇各1艘。直接參戰的爲英淺水蒸汽炮艇11艘、法艦1艘,登陸部隊共1200餘名。另有“託依旺”號等美國艦艇隨同行動。

    俾斯麥此時正躲在天津的德國商會中觀察戰爭狀況,而在柏林的謝綰也焦急的等待消息,他們不太抱勝利希望,只是想看看清國人經過這麼多年的軍事改革,到底有幾斤幾兩,面對英國人,到底能扛幾個小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