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二百零二章 基民盟與自民黨
    接下來不得不直面基民盟分化的問題。

    謝綰猜想得沒錯。自從洪堡到漢諾威就任首相後,全德意志境內的基民盟、維新派就開始產生了分化甚至對立。原本只是細緻末端的一些認識不同,此時卻成了區別謝綰、洪堡兩大派系的重要特徵:人們激烈爭論的是,“日耳曼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是否應有政治權利”、“國王是否有權干涉議會”這兩個問題,而統一、自由作爲兩派的共識,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謝綰這一派主要成員是工商貴族和資產階級,他們是社會穩定改革的支持者,相對而言更加中庸、包容、保守,所以對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他們所倡導的,是共同信仰的國民的國家,而非民族的國家,國王應該從國家命運的高度去控制議會鬥爭,以防止議會分裂;

    洪堡那一派主要成員是知識分子、維新派新教徒、市民階層,他們迫切希望變革而又無所顧忌,相比之下更加偏執、純粹、激進,所以對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他們堅持維新派原有信仰,認爲德意志一定是日耳曼民族的國家;國王是舊勢力的總代表,不僅不能允許國王干涉議會,而且可以取消國王。

    其實以謝綰對洪堡的認識,他也並非這麼極端的人。但可能作爲領袖需要,他不得不給自己更清晰的人設,爲了獲得更多支持者,他也不得不盡量把自己的特徵搞得與謝綰迥異。

    面對兩派之間越來越多的互相攻擊,倆人都憂心忡忡。按照謝綰與洪堡之前的約定,倆人決定正式協商後續問題。不久,倆人在萊茵與漢諾威邊境的明斯特會面,專門討論基民盟事務。

    討論氛圍非常不好。在卸下了此前的各種外部威脅之後,倆人的內部矛盾在此時完全爆發。從最初倆人一起建立基民盟,到後來的種種互相欺騙、傾軋,各種歷史舊賬都被翻了出來。義憤填膺外帶惱羞成怒,使三十來歲的謝綰和六十來歲的洪堡倆人在一間單獨會議室中爭執、拍桌、咒罵之聲震天兩位大貴族關起門來真是跟馬伕廚子差不多,嚇得外面的僕人和侍從們不敢近前。

    洪堡畢竟年紀大了,沒過多久便臉紅脖子粗,說話開始有明顯停頓。估計是血壓陡然增高,他本來是站着揮手向謝綰示強,突然一個趔趄,跌坐在沙發上。謝綰看見大喫一驚,連忙上前問候。洪堡喘着氣,說不出話,只是微微揚了下手錶示沒事,謝綰給他倒了杯水。

    這個小事件讓倆人平靜了下來,洪堡在沙發上呼吸沉重的休息,謝綰在房間另一頭坐着,板着臉沉思。

    待洪堡恢復一些,他勉強低聲說,

    “綰,既然我們都不願意退出政壇。那我們倆人必須有一個在基民盟內部退居二線,安心從政。”

    謝綰點點頭,

    “那你覺得該是我,還是你”

    洪堡聽到此處,艱難的笑了,搖搖頭沒說話。他聽謝綰這麼說,估計謝綰是肯定不會退步了,他自己也絕不會讓步,這自然就是個不可行的方案,他也就只能笑笑。

    過了一會兒,洪堡又說,

    “那我們分開吧。”

    正在低頭沉思的謝綰擡頭看了一眼洪堡,

    “你是什麼意思”

    洪堡喘了口氣,伸出右手兩個指頭,

    “分成兩個組織。”

    謝綰和洪堡都清楚,此時只有基民盟的統一,才能讓推動德意志統一和自由的力量集中,維新派心中才有旗幟。一旦基民盟分裂,那維新派可不止是分成兩塊,而是會徹底四分五裂,有很多人甚至會喪失信心。

    但此刻倆人都槓住了,對個人利益的考量明顯超越了黨派和國家利益,這也是政客無法擺脫的宿命。

    謝綰快速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利弊,也沒有反對。只是站起來,說了一句,

    “那就這樣吧。”

    然後把右手伸向還在沙發裏癱坐着的洪堡。洪堡擠出一個笑容,欠了欠身子,也伸出右手。倆人手握在了一起,做出的卻是一個分裂的決定:

    謝綰與追隨者從基督教民主聯盟中退出,重新改組,取名爲“自由民主黨”,謝綰爲黨首,李斯特等原先無派系的萊茵內閣成員也在此時加入。自民黨相比基民盟,自然是在民族和貴族問題上的迥異區別,它首先是徹底放開了過去基民盟只允許日耳曼人加入的規矩,接受了大量因爲做生意而獲得德意志某聯邦籍的外國商人的加入,同時,也非常受德意志地區維新派君主們的歡迎,大多數小邦國的君主陸陸續續加入了自民黨。

    洪堡的基民盟則維持舊體制,並進一步明確了民族主義和反王權的信仰,在知識分子、新教徒、市民中繼續保有高支持率。尤其在漢諾威,英王既是外國人,又是王權象徵,洪堡領導下的基民盟更是得到了輿論一邊倒支持,長期霸佔議會多數席位。搞得英王很長時間都不願意訪問漢諾威。

    不過,分裂仍然帶來了很明顯的負面效果。從分裂後成員的社會角色來看,可以看做謝綰帶走了社會中上層,洪堡帶走了社會中下層。

    對洪堡來說,大量金主都跟着謝綰跑了,他的組織經常資金緊張,每次搞個集會都只能在街頭、酒館,看着很沒氣勢,宣傳頻次降低,一些救助窮人類的推廣活動也根本沒法搞,在一些比較保守的國家,君主還暗中授意警察跟基民盟作對,影響力有衰竭的趨勢;對謝綰來說,一個包容的黨也意味着沒什麼戰鬥力,過去在萊茵軍中的隨軍牧師制度面臨瓦解。而最令他頭疼的是,過去基民盟能夠接觸到的工人組織,現在卻完全摸不到,這成了謝綰治理區域中週期性發作的慢性病。

    不過在建立從漢堡到不萊梅,經漢諾威城再連通萊茵大鐵路的事情上,謝綰和洪堡倒是達成了一致,加上與巴伐利亞國王此前已有的,建設萊茵經拿騷至慕尼黑鐵路的約定,在未來幾年中,終於讓整個西部德意志成爲了一個整體,在魯爾與萊茵的強勁帶動下,萊茵、漢諾威、巴伐利亞成爲德意志乃至歐洲大陸的工商業中心,甚至在有些領域,能夠與英國倫敦曼切斯特工商業中心一較高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