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戰鎮江
    1842年7月18日,英軍抵達京口,此處是鎮江門戶,與揚州也隔江相望。

    謝綰要求南洋軍在此處再次阻擊英軍,宋插卻認爲英軍準備充分,不可力敵,拒不執行。

    這是謝綰和宋插的矛盾第一次公開化。雖然謝綰只是臉色微微變色,旋即妥協,但在已經在心裏開始琢磨如何拿掉宋插。

    於是四千南洋軍從京口後撤至鎮江城,名義上準備與鎮江守軍一起守城。

    京口不設防,使鎮江、揚州立即暴露在英軍進攻方向上。

    揚州富商顏崇禮因爲與當地鹽梟長期不和,向英軍進貢三十五萬兩白銀及新鮮食物,與英軍達成協議:英軍不進入揚州城,轉而炮擊老河影一帶鹽民,釀成“老河影慘案”;

    鎮江都統海齡令清兵撤往城內,緊閉四門,滿城捉漢奸,捕殺城內居民百餘人。

    1842年7月21日,英軍出動陸軍九千人、戰艦十三艘在艦炮支援下向鎮江發起進攻。英軍登岸後直逼城下,冒着清軍的炮火爬梯登城,遭守城的清兵頑強抵抗。

    守城的清兵或者將英軍推下城去,或者扭住一起跳下城牆。英軍在炮火掩護下,用火藥包將甕城門炸開,大隊英軍蜂擁而入。

    誰都沒料到,承諾與清軍一同守城的南洋軍總兵謝桂芳卻根據宋插的密令,不與英軍肉搏戰,見英軍進入竟然全軍撤退至鎮江城外。

    英軍攻入城內後,城內的清兵從巷道內涌出,與英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戰。

    許多清兵戰前殺死自己的妻兒,然後才參加戰鬥。最後,守衛鎮江城的清兵以極大的傷亡代價,使英軍死傷一百六十多人,是自清英戰爭爆發以來,除南洋軍外遭受最重的傷亡。此役清軍損失清兵五百餘名。海齡督戰到最後一刻,最後投火自殺殉國。

    事後英軍“毀城垣,焚衙署,縱黑鬼姦污婦女,道路死傷枕藉”。英國參戰軍人回憶“只要是真實的回憶,就可覺得這顆心很難說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腸最硬、資格最老,以殺人越貨爲生的人,看到這種悲慘景象也不能無動於衷的。”

    鎮江失守,也就切斷了經濟命脈京杭大運河,給清朝廷造成了極大的震動;而南洋軍撤兵,也給謝綰、鄒漢勳、劉韻珂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道光帝下口諭訓斥劉韻珂,讓他給出解釋;劉韻珂自然把鄒漢勳找來罵了個狗血淋頭。鄒漢勳氣急敗壞的去南洋軍中找謝桂芳質問,卻得到了回覆是“宋頭領的意思”。

    鄒漢勳氣不過,繞過宋插,直接給謝綰寫信,痛斥宋插,稱這將嚴重破壞南洋鎮與朝廷關係。

    謝綰由此下定決心,拿下宋插。

    7月底,謝綰以召開軍事會議的名義,召集布魯默等德籍軍官和宋插,會議中,布魯默的下屬突然一擁而上,拿下了宋插,暫且收監。

    隨即謝綰命鄒漢勳代替宋插,管理在大陸的情報網,並向劉韻珂告罪,承諾一定收復鎮江;又派人送信給前線的謝桂芳,一方面以叔父的身份,痛斥他畏戰不前,一方面好言相勸,讓他以南洋鎮與朝廷關係大局爲重,最後告知他宋插已經被捕,並將宋插的大部分軍事權力都交給他,命他“五日內擇機奪回鎮江”。

    謝桂芳在暹羅見過德國海陸軍的軍威,又知道謝綰纔是宋插的背後老闆,加上謝綰還認他這個侄兒,於是接受了謝綰的收編。

    由於謝綰擔心謝桂芳陽奉陰違,加之宋插消失後,婆羅洲有失控的可能,在派人收編謝桂芳的同時,就找藉口開始進攻婆羅洲西南部的沙撈越,以震懾南洋華商。

    此時沙撈越名義上屬於北部的文萊蘇丹國,但由於文萊的暴政,民衆正在鬧暴動,已持續多年獨立狀態。早前謝綰命令東印度公司總經理帕爾默與文萊蘇丹接觸,以獲得“沙撈越總督”的條件,協助文萊蘇丹收復沙撈越。

    以此爲藉口,宋插下獄的次日,東印度公司武裝力量總司令布魯默就率一千萊茵軍、十艘戰艦,大搖大擺開赴婆羅洲。

    與此同時的清國。8月3日,英國遠征軍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鎮江,主力艦隊開始向江寧開進,9日抵達江寧江面。11日,英國陸軍登陸,“於紫金山之上,安設大炮,軍艦擺開了攻城的架勢。

    兩江總督牛鑑乞和,璞鼎查答以:

    “倘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如能所請,可不攻城”。

    同日,耆英自無錫趕到江寧,在英國軍隊的炮口威懾下,開始與英方議和。璞鼎查限8月14日定議,否則開炮攻城。

    正當璞鼎查得意洋洋要求耆英三日內答應全部條件之時,鎮江城外卻響起了隆隆炮聲。

    謝桂芳此前收到了謝綰的攻城嚴令,還在觀望,誰知很快就得到了萊茵軍大舉進攻婆羅洲的消息,不覺大驚,知道謝綰是動真格的了。

    於是他不再猶豫,趁着英軍離開鎮江,又聯絡了周邊幾個逃散的清軍小部隊,全力發起進攻。

    是役,五千清軍進攻一千守城英軍。謝桂芳發了狠,用野戰炮攻城,直接把鎮江城的南門轟成了瓦礫,以至數門火炮因爲射擊次數過多而報廢。

    攻進城後,又不顧傷亡的與英軍巷戰、肉搏。南洋軍這邊有了江陰、揚中兩次戰勝的心理優勢,加上謝桂芳殺紅了眼,帶頭上陣巷戰,於是全軍上下也捨命相搏。

    英軍本來以爲勝券在握,就要得勝歸國,駐軍基本都沒事兒閒逛欺負老百姓玩兒。誰知道遇到了如此猛烈的進攻,是自進入清國以來,未曾所見。

    英軍縱然都是些經年老兵,也架不住對方人數衆多、火器犀利,還不要命,半天之後,宣告投降。南洋軍、清軍以陣亡五百餘人的代價取得勝利,而英軍除陣亡的兩百號人外,其餘七百多人以及一名中校還有兩艘戰艦都成了俘虜。

    第二天,消息傳到了江寧,清英雙方都爲之震動。

    璞鼎查得到消息後愣了好半天,纔想起派人去探清國談判代表的口風;而清國談判代表,欽差大臣耆英在心裏犯起了嘀咕,

    “你孃的洋鬼子,我是跟你拖呢還是拖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