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格德堡之戰
    此前進入普魯士的德聯邦四萬軍隊,因爲漢諾威、巴伐利亞、奧地利三國君主向“自由德意志”服軟而停戰退出了普魯士;而此時萊茵軍打着“自由德意志”的大旗,又重新進入普魯士,這次大義名分、軍事實力兼備,勢不能無功而返。

    臨行前的軍事會議上,爭論焦點之一,是能不能使用“克虜伯1846a”式機槍。

    這種機槍在非洲效果非常好,但殺傷面太大,場面過於血腥,將領們擔心在內戰中使用會受到國際輿論職責。

    其中以對普魯士一直抱有好感的毛奇反對最激烈。謝綰沉默良久之後,緩緩說,

    “這次戰爭,不僅要收拾局面,還要讓暴徒們忌憚,起碼二十年不要再亂來。有些必要的氛圍還是要營造的。”

    然後他看了一眼毛奇,

    “馮毛奇中將,這次出征就不必勞煩您了。”

    毛奇沒有吱聲,只是點了點頭。謝綰轉臉向另一位中年將領說,

    “卡爾馮施泰因梅茨少將,這次由您統軍吧。”

    施泰因梅茨將軍是埃森納赫魏瑪大公國的埃森納赫人,算是謝綰的半個同鄉如果埃爾福特算是謝綰的故鄉的話,這兩個城市相距不到一百公里。

    他早年在柏林成爲軍校生,作爲基層軍官參加過普魯士對法國的解放戰爭。因爲是舊軍事貴族麾下的軍官,又是前任國王的保王派,所以在當時路德維希王儲推行的普魯士軍事改革中,很不受待見。在舊軍官出走潮中,他也離開了普魯士軍隊,遊歷德意志各國,最後以中校軍銜加入萊茵軍。

    在其後東歐、希臘的數場戰爭中表現出色,一步步升到少將軍銜。說起來他比毛奇還年長四歲,但目前比毛奇軍銜低。

    與毛奇相比,施泰因梅茨雖然不長於整體戰略,但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不僅在困境中堅韌頑強,也擅長突襲以少勝多,素來有“獅子”的綽號。而且他作戰只追求勝利,並不顧及什麼名聲和權威讓他使用機槍,是不會有什麼障礙的。

    謝綰知道毛奇這種儒將做事瞻前顧後,但在這種對付一盤散沙的內部敵人的戰爭中,速戰速決最重要,不太需要戰略規劃。何況謝綰一直不太放心讓毛奇去對付普魯士軍隊,而此次進入普魯士作戰,很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施泰因梅茨聽謝綰點自己的將,大喜過望,立即起立,朗聲回道,

    “是”

    六萬萊茵軍就此分西、西南、南三路進入普魯士,進逼自由派控制的馬格德堡、萊比錫、德累斯頓三座最大的城市。

    這一路上,“自由德意志”的名號還是非常管用,許多小城鎮的自由派們望風而降,還能在臨時領導機構裏撈着一官半職。

    曾經一勝一負逼平了威廉一世的馬格德堡自由派,手裏有起義的一萬七千普魯士正規軍,面對施泰因梅茨親自率領的西面軍全然不懼。

    這支打敗過威廉一世的軍隊及其指揮官果然不俗,正面交鋒兩次都讓施泰因梅茨鎩羽而歸,士氣大振。

    看着這塊難啃的骨頭,施泰因梅茨咬牙計劃了第三次進攻。

    凌晨時分,施泰因梅茨的兩萬軍隊開始從中、南、北三個方向試圖包圍馬格德堡城外一萬守軍。

    雙方交火之後,炮火、爭奪陣地,持續到上午時分。萊茵軍北、南兩隻部隊的陣地先後失守,馬格德堡守軍卻越戰越勇。其指揮官更是親自到前線壓着施泰因梅茨的中軍陣地打。

    施泰因梅茨躲在戰壕裏用望遠鏡發現了對方的指揮官,也不時的站起身讓對方發現自己。

    又過了一個鐘頭,萊茵軍中軍也開始動搖,火力減弱。施泰因梅茨隨即命令全軍撤退。

    三戰三捷的馬格德堡軍怎麼會放過這個抓住對方主帥的機會,全軍發起衝鋒。

    當馬格德堡軍隊衝到距離施泰因梅茨陣地還有五六百米的地方時,本來已經被放棄的戰壕裏突然又冒頭出上千士兵,他們手裏的不是普通的步槍,而是一種體型大得多的槍。

    馬格德堡守軍指揮官雖是宿將,但畢竟是原普魯士中下級軍官,沒有見過機槍。他猶豫了一下,並未改變衝鋒指令。

    當然此時也來不及了,萊茵軍後陣已經啞火一陣的野戰炮突然又開始怒吼起來,戰壕裏“大槍”也開始射擊。

    相比普魯士此時一分鐘十發的步槍,機槍一分鐘五百發的射擊速度就是魔鬼的武器。

    馬格德堡守軍指揮官此時也發現了這種大槍的厲害,開始讓軍隊停止衝鋒,組織撤退。但他的命令已經在對方強大的火力前失靈,反而造成了一些混亂。

    而且他們已經陷在這種槍的射程內太深,進也好退也好,都是死路一條。

    施泰因梅茨只有一個命令:射程之內,一個活口也不能留。

    歐洲人沒有想到,這種本該只出現在征服野蠻民族中發生的一幕竟然活生生的發生在歐洲腹地。

    包括指揮官本人,參與追擊的三千守軍在三十分鐘內就化爲屍骸。

    守軍後陣大亂,開始往回逃。原本已經退走的南北兩支軍隊又打了回來,他們手裏也有大量的機槍。面對潰逃的守軍,基本不再隱蔽,在追逐中,一有機會就放下機槍掃射。

    馬格德堡城外血流成河,屍體層層疊疊。

    這一仗,馬格德堡守軍死傷八千餘人,戰損比高達八成,創了當時熱武器殺傷的記錄。

    守軍被徹底打垮了抵抗意志,而整個歐洲也被如此瘋狂的殺戮震驚了。日內瓦公約雖只規定了不許殺降軍和俘虜,可是在機槍面前,逃竄的士兵與降軍也沒什麼區別,仍然是可怕的屠殺,極其不人道。

    一時間歐洲人對發明和使用這種武器的萊茵大加撻伐。謝綰在接受記者質問時反脣相譏道,

    “說機槍不人道,那用步槍殺人就人道嗎子彈都一樣,就是速度快了點。何況我們歐洲人用火炮和步槍殺了不少手持棍棒和弓箭的亞非美土著,不也是沒人說什麼人道嗎

    他們沒放下武器就是軍人,打仗殺軍人天經地義。”

    輿論依然不依不饒,謝綰讓他控制下的報紙針鋒相對,硬生生懟回去,堅持讓施泰因梅茨繼續使用機槍。

    有了這場絞肉機一般的戰爭,沒過多久馬格德堡自由派就宣佈投降。其他城市的自由派早被嚇破了膽,紛紛宣佈承認“自由德意志”臨時領導機構。

    碾壓的武器可以止戰,相比普通武器曠日持久,持續流血的戰爭,其實更加人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