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江寧
    太平軍退去後,曼特菲爾乘小艇到了岸上,與曽胡二人匯合。</p>

    曽胡二人迎到岸邊,曾國藩爲昨日與曼特菲爾的齟齬道了聲得罪。曼特菲爾只是點點頭,然後說道,</p>

    “兩位閣下,依我看,目前的形勢可以趁勝追擊,一舉拿下江寧城。不知您二位怎麼看?”</p>

    他昨日說試探太平軍時,其實心裏已經有了幾分底,今天的進攻大概率會取得決定性優勢,是有可能成爲一次正式攻擊的。不過他的軍隊都是新兵,一旦攻進城內,巷戰沒有經驗,白刃戰更佔不了便宜,要進城血戰,還得讓曽胡二人帶來的兵上。但倆人此前連敗,心理上難免怯戰,加之自己作爲客軍,不便要求兩人去做高損戰鬥,所以以“試探”爲名,引兩人入局。</p>

    曽胡二人雖然很顧惜自己的部隊,但屢敗之下遇到這樣的機會,卻也不願放過。相視一眼,微微頷首。曾國藩考慮了下,問道,</p>

    “只是這城牆,若是強攻,恐怕死傷者衆……”</p>

    曼特菲爾點點頭,對自己陸軍指揮官下令使用攻城炮。</p>

    兩個炮兵連用很長時間轉移安裝好兩臺攻城炮。曾胡二人只是看那巨大的炮身就讚歎不已。隨着遠比野戰炮更加低沉震撼的炮聲響起,巨大的炮彈飛向江寧城頭,掀起陣陣煙塵。</p>

    幾輪炮擊之後,江寧城門旁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城頭守軍死傷嚴重,不得不後撤。曽胡二人看時機成熟,向曼德菲爾拱拱手,隨即回各自的部隊指揮攻城。臨走時,曾國藩多了個心眼兒,向曼德菲爾借了幾隊機槍兵。</p>

    須臾,曾國藩、胡林翼所部清軍蜂擁進入江寧城,兩軍在多處爆發巷戰。清軍戰鬥力確實有限,推進乏力,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用大桶火藥潑灑,給清軍造成了大量損失。胡林翼部損失尤爲嚴重,但太平軍此時畢竟已經傷了元氣,雙方你來我往持續拉鋸;曾國藩對機槍非常重視,一邊謹慎調度,一邊琢磨戰法,數次引誘大股太平守軍到相對開闊地帶接火,然後以機槍絞殺。故而清軍損失雖然嚴重,但漸漸佔據上風。</p>

    與此同時,清軍水師在德軍戰艦的掩護下從江寧港附近的缺口攻入江寧城。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爲清軍奪佔。</p>

    此時天京守將爲剛剛回到天京勤王的石達開。</p>

    石達開是太平軍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此時剛剛二十五歲。他十四歲就頂門立戶,十九歲率四千人馬參加金田起義,成爲太平軍領袖。石達開用兵神出鬼沒,曾略次打敗清軍,曾國藩正是他手下敗將;同時也頗有政略,在其安徽佔領區建立基層組織,使安徽成爲太平軍的基本盤;其爲人潔身自好,堪稱太平軍的道德標杆——而這一切都是在他二十歲上下建立的功勳,是十足的少年英雄。</p>

    正因爲如此,他身後數十年中都不斷有人打着他的旗號從事反清活動,辛亥黨人曾通過詩歌,小說,繪畫等各種媒介宣傳他的事蹟以“激勵民氣,號召志士,鼓吹革命”。有關他的民間傳說更遍佈他生前轉戰過的大半個中國,可見他當年深得各地民衆愛戴。</p>

    石達開中午見德軍攻城炮輕易洞開東城,情知不妙,即回到天王府,向洪秀全建議,清妖勢大,外援難至,不如“讓城別走”,但遭到洪秀全拒絕。石達開只好回到戰場繼續指揮戰鬥。</p>

    到下午,城中傳來消息,洪秀全“病歿”。石達開大驚,但怕影響到士氣,不敢聲張,只命人悄悄安排後事。</p>

    傍晚,清軍已經完成了對江寧城的全面包圍,開始收攏包圍圈,太平軍節節敗退。石達開看大勢已去,只得回到天王府,獨帶幼天王,由數千文武護送,奔向旱西門,企圖由此突圍出城,結果爲清軍所阻,只得轉上清涼山。</p>

    入夜,石達開率殘部折回太平門,僞裝清軍由缺口衝出,向孝陵衛方向突圍。正好遇上駐守東邊江岸的曼特菲爾部,曼特菲爾也是老兵,聽警衛說有清軍從城內出來後無秩序離開,馬上判斷可能是潛逃,立即安排圍追堵截。在德軍的窮追不捨下,石達開先是把自己的馬讓給幼天王,後又失散,分道奔逃。</p>

    次日凌晨,曽胡二人一邊安排追擊搜捕,一邊回到東門外,邀請曼特菲爾一同入城。曼特菲爾則立即通報俾斯麥。在揚州城等待消息的俾斯麥得知收復江寧,心中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趕緊寫信向國內彙報。</p>

    三天後,石達開在方山附近被俘。曾國藩對其審訊後綁縛北京,朝廷上下一片喜氣洋洋。湖廣總督官文、兩江總督怡良、閩浙總督王毅德更是各自向咸豐帝上賀表——當然道賀是虛,搶功是實。爲了搶這次收復江寧的頭功,三人都立即派代表結好俾斯麥,俾斯麥趁機重新強調了在三地擴大德國商貿活動和工業投資的要求,三人無不應允。</p>

    太平軍丟失江寧和天王之後,分散在各地的部隊士氣低迷,在地理上被攔腰截斷,在指揮上失去了統一調度,各部將領有些開始收縮,有些乾脆投降,太平軍就此一蹶不振,清軍開始大舉反攻,這場叛亂也迅速進入收尾階段。</p>

    俾斯麥給德國內閣的去信中,一方面彙報了清國平叛的進程,另一方面也詳細描述了在揚州地區的軍事工業建設,言稱已經基本具備本地化生產前線武裝的能力。在信的後半部分,俾斯麥闡述了自己關於太平軍叛亂結束後,在清國東南沿海進一步推動工業化的計劃,並稱已經得到當地總督的支持。</p>

    在信的最後,俾斯麥還談及他在遠東期間接觸到的一個特殊人物,緬甸加囊親王。時任國王敏東派他的弟弟加囊親王到上海瞭解清國工業化情況,心裏一直惦記着遠東英國問題的俾斯麥認爲緬甸可能是英國問題的鑰匙,所以派人僞裝成大工業家接觸了加囊親王。</p>

    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政府分別在1824年、1852年,以英屬印度爲依託兩次對緬甸發動戰爭,第一次佔據了阿薩姆邦等北方地區,第二次佔據了勃固等下緬甸沿東印度洋地區。第二次英緬戰爭後,敏東和弟弟起兵推翻了時任國王蒲甘,自任國王,並致力於緬甸近代化改革。自1853年起,敏東頒佈了法令,先後廢除了采邑制,改革了稅制。</p>

    俾斯麥到遠東時,是敏東改革蓬勃發展的時期,作爲改革派領袖的加囊親王正在上海考察。俾斯麥的使者與加囊親王談及許多話題,其中就包括幫助緬甸的軍事和工業近代化。</p>

    俾斯麥認爲,既然英國可以不顧及德國在暹羅的既有勢力,那麼德國也應該協助緬甸。不過,爲了防止矛盾升級,應該藉助清國與緬甸的宗藩關係,名義上由清國出面幫助緬甸,在東印度洋建立對英國的第一道防線。一來可以直接威脅英屬印度,二來可以給清國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