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因緣錄 >第19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
    吐蕃兵士們也感覺到賀遠至的“詭計”,拼命阻擋,但終於還是被他再次突圍。

    賀遠至回到野犛牛身邊,立刻覺得心內安定。他稍作休歇後,就喘着粗氣叫道:“來啊,到這裏來送死!”

    只見有幾個敵兵聽罷憤怒,皆怒目橫眉、手持兵械大步走來,賀遠至笑着招手道:“快來這裏送死!”他只顧說笑,卻未提防這幾個人已經走到身邊。待他剛覺得自身危急時,對方已經揮舞着刀劍,向他砍來。

    賀遠至大驚,暗想“怎麼這幾個不怕?”一時來不及還手,他只得圍着這頭巨獸來回跑動躲閃。

    那邊的渾天放見到賀遠至的窘狀,早已喊道:“十一兄,他們是白蘭羌人,不怕犛牛!快跑回隊中去!”

    賀遠至聽了,暗自叫苦,口中喊道:“怎麼不早說!”只是一時躲避不開。一個敵兵舉刀劈來,他堪堪躲過,那刀已劈在野犛牛身上。

    賀遠至心道“罷了,這野犛牛被劈死,我也無處可躲了。”卻只見野犛牛輕輕抖動身體,毫不在意。它只用碩大的牛頭晃了晃,一對鋒利的牛角也隨之擺動,幾個羌兵趕緊躲避。

    “這真是一頭神獸!”賀遠至大喜,彷彿是得到神獸的助力,感覺身上也是力道大增,精神隨之振奮起來。宋通也帶幾人過來解圍,殺退敵兵,護住賀遠至。

    野犛牛見身旁的人不停打拼,終於不耐煩了。它打着響鼻,慢吞吞地走開。

    這巨獸頭也不回地走着走着,就跑將起來。它沉重的四蹄,震響冰封的原野。

    正拼殺得難解難分,雙方兵士耳中聽得鼙鼓、號角聲大作,震徹山間的這片平原,迴盪在周邊連綿的羣山中。兵士們都有些茫然,不知來的是哪一方的援兵。猛地,附近的山谷中爆發出更大的喊殺聲。

    蕃兵奔殺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顯得很猶疑。

    這是漢人的呼喊聲,是如從天而降的唐兵的吶喊聲,是早已埋伏在附近山中的崔希逸,親自率領的兵將的喊殺聲!

    吐蕃兵士原本還想着奮力剿殺眼前這股唐兵,此時又見突然涌出的無數精銳唐兵,不禁頓時泄氣。

    密如荊棘叢一般的長槊上方,遮天蔽日的軍旗中,更飛揚着六面龍虎大纛旗,其中一面赫然寫着“河西節度崔”!

    “是崔希逸親率的伏兵”!吐蕃兵將軍心大亂,忙不迭地四處應付。

    崔希逸和孫誨確定出兵後,就商議好分兵兩處。由孫誨先行迂迴出擊,把伏俟城附近的吐蕃兵士引誘至仲曲河這邊,既可一網打盡靠近唐境的敵兵,又可防止戰鬥開始後,吐蕃人可能的增援。

    而孫誨將自己所率之部當作“誘餌”,連續退至“死地”,正是要背水一戰,既引發唐兵的豪壯之氣,拼力死戰,又吸引住吐蕃主力。

    崔希逸從張掖川穀道南下,早已埋伏在仲曲河附近的山坡中。此時見到吐蕃全力奔來,正是前後夾擊的大好時機,崔希逸就立即下令出擊。

    養精蓄銳、有備而來的後續唐兵,吼叫着殺入吐蕃陣中。他們或是長槊擊刺,或是陌刀劈砍。孫誨帶領衆人也再次奮勇向前衝上。

    “嘩啦啦”的甲衣聲響越來越大,馬蹄聲也更加雜亂,吐蕃兵士已有開始後撤的跡象。

    唐兵的如潮水一般的連續拼殺,使得吐蕃兵士終於抵擋不住。他們想要南撤伏俟城,卻已被斷了歸路。蕃兵只得撤向仲曲河上游附近的山中,希望可以逃脫這個唐兵早已布好的殺戮場所。

    唐兵既然是預謀已久,又懷着畢其功於一役的必勝念想,當然是全力拼殺、追趕。山谷間、河岸邊,甚至是河流淺灘處,都是唐兵恣肆逞豪的地點,都是吐蕃兵士可能的葬身之處。

    已經來不及退進深山逃竄得生了,吐蕃兵士陣腳大亂,由預想中的撤退,變爲了各自求生的潰逃。

    部分吐蕃兵將拼死抵抗,有的倚仗地形熟悉,就憑藉記憶,尋找河水淺處,試圖渡河逃離殺戮的戰場。唐兵的不捨追殺,使得河流裏又平添了許多,因爲被河水滯緩了逃命速度的吐蕃兵士的屍體。

    還是有一些吐蕃兵將不顧嚴寒,拼命騎馬渡過寬闊湍急的水流。他們逃上對岸的小山坡,站在夕陽的陰影裏,溼漉漉地打着冷戰,向這邊觀望、呼叫。

    崔希逸看看河道寬廣,水流也急,就不再着急追擊對面殘兵,對本部喝道:“蕃兵反抗者死!搜檢吐蕃軍將!看有無千戶長及將軍等人!”

    渾天放等通曉吐蕃語的兵士,立即持刀逼問受傷的吐蕃俘虜中“東本”及“瑪本”的屍首或者下落,而這些俘虜寧死也不開口指認。

    崔希逸和孫誨正在惱怒間,河對岸卻傳來大吼聲:“崔希逸!悔我當初信你‘常侍忠厚,必無相欺’,也爲蕃漢牧人、農夫着想,與你共同撤去防範!怎知白狗殺盟不久,其神靈不遠,你就敢揹負誓言,枉稱忠信之名!白狗有靈,豈能饒你!乞力徐豈能甘休!大蕃贊普豈能罷休!從此,唐境更無寧日!”

    崔希逸雖然羞赧已極,也還是頓足大叫道:“他果然在此!速去追擊,那就是吐蕃大相乞力徐!”

    這邊唐兵邊尋找水流淺處渡河追擊,邊奮力放箭射去;那邊在衆兵士的護衛下,乞力徐的背影,已迅速消失在茫茫的羣山之中。

    崔希逸望着乞力徐等人的背影,扼腕頓足不已。

    孫誨湊過來說道:“節帥不必惋惜,我們用時二十餘天,迂迴轉戰蕃境二千餘里。圍擊、衝殺吐蕃數千人,已是大獲成功!陛下必然優撫、恩賞將士,這也是您帶給將士的恩德!”

    崔希逸默不作聲,過了許久才嘆道:“終究是我背盟在先。今日何日?”

    “三月己亥日。”孫誨答道,“節帥千萬不要掛懷,您這是爲陛下解憂、爲大唐盡力的勳業!”

    崔希逸慨然長嘆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如血殘陽下,野犛牛們又停下來覓食。那頭最爲健碩的公犛牛,又是呆站在那裏,回頭盯看這邊的唐兵。它雄壯的身影,如同天神轉幻,威猛而無所畏懼。

    唐兵大勝,但崔希逸還是愧悔感慨不已。唐兵、孫誨、崔希逸,甚至這頭巨獸的後來命運幾何?……

    致謝書友們關注、閱讀、推薦、收藏本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