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祀 > 102、楊閣老跋扈搶言、嚴編修談論優免
    然而文淵閣內羣臣聽完朱厚熜話後,各自臉上透露着茫然之色。

    蓋因衆人根本不知,皇帝所說爲何物!

    爲何會有此等說法。

    於是楊廷和,拱手而問:“敢問聖人,何謂攤丁入畝,又何謂士紳一體納糧當差?”

    後者從字面意思,楊廷和尚且懂得,可前者,楊廷和根本不介其中之意。

    楊廷和不懂,羣臣同樣不懂,在楊廷和問後,皆帶着求知目光,朱厚熜。

    他們不懂,朱厚熜其實也不懂,但好歹也曾經歷過地攤文薰陶,於是用自己理解方式,穿鑿附會解釋:“攤丁入畝,即廢除本朝原本稅法,而以田地均攤,田多多收,田少少收,如此即使有人兼併土地,可卻需要繳納賦稅一文不少。

    士紳一體納糧者,即凡大明百姓,皆需繳納賦稅,服役當差……”

    朱厚熜這麼一說,羣臣不但沒有解惑,反而更加愕然,於是再問:“敢問聖人,士紳所指爲何?”

    朱厚熜眉頭一皺,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頭了。

    但心裏私自以爲,這是在場之人不願繳納賦稅,於是斬釘截鐵說道:“自然是讀書人……”

    “嚴編修,你且告訴聖人,此策爲何!”

    楊廷和還沒等朱厚熜說完話,直接打斷,而是對着一旁的嚴嵩吩咐一句。

    朱厚熜心中大爲火光,怎麼也沒想到,楊廷和到了今日這般田地,依然如此跋扈,竟然又一次搶話,更讓他惱火的是,楊廷和居然當着他得面,指使嚴嵩做事。

    什麼時候,內閣大學士有這種本職工作了?

    正在朱厚熜心中暗自發火之時,嚴嵩咳嗽兩聲,面色略顯尷尬說道,拱手奏對:“聖人此言略有瑕疵,伏望三思而言!”

    嚴嵩本來也不想接話,但奈何朱厚熜之言,的確存在巨大問題,於是拱手尷尬而言,便是爲了避免皇帝一錯再錯。

    然而朱厚熜聽後,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心裏暗道:“嚴嵩什麼時候和楊廷和混在一起了?”

    對於二人一唱一和行爲,讓朱厚熜本不愉快的心情,再次變得更加糟糕。

    他將嚴嵩引爲心腹,何以料之其今轉投向楊廷和?

    “奸臣”這個本已經慢慢消逝的標籤,也在此刻再次提及……

    不過眼前不是動怒之時,遂只得沉聲問道:“何意?”

    “誠然洪武十一年,丁卯日,太祖謂省臣曰:「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趨事執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若賢人君子既貴其身,而復役其家。

    則君子、野人無所分別,非勸士待賢之道。自今百司見任官員之家,有田土者輸租稅外悉免其徭役,著爲令……」”

    嚴嵩侃侃而談,朱厚熜聽了個大概,此詔之意爲,明太祖覺得有功名之人,乃是以腦子喫飯的,是尊貴的君子,與平常庶民不一樣,故而要免其徭役。

    然而後面又加上“自今百司見任官員”則意思便再次變動,將這個君子確立,只是食俸祿之人。

    如此看來,這個規定倒是也顯得正常,畢竟明朝以南官背調,北官南做制度。

    總不能人家做官做到一半,就放下手中政務,返回家中服役。

    這顯然不符合道理。

    但朱厚熜還是不明白,這跟他先前所言有何關係?

    而且此言不是已然證明,士大夫無須當差?

    固然這裏面沒有說讀書人之事,但不是還有官員?

    正當朱厚熜想繼續問,嚴嵩再次侃侃而談:“須知我朝徭役有二,一曰正役、二曰雜役。”

    嚴嵩這句話朱厚熜倒是知道,正役亦稱“裏甲正役”,其中包括辦納稅糧,編戶之役,裏甲三辦。

    而雜役,也稱“雜泛徭役”,便是民間出丁給官府當差。

    雜泛徭役有力差,銀差之分,銀差可使錢,讓官府僱役,力差則是,應役戶親身充役。

    但這還是與他此前所言,並無太大聯繫,是故便問:“這與汝謂朕言有誤,有何干系?”

    “陛下莫急,且聽臣細細道來!”嚴嵩聽到朱厚熜之言後,不疾不徐答了一句,然後便道:“至於優免賦稅一事,除卻天災、人禍以外,並無免除賦稅一說。

    是故大明會典卷之20戶口二賦役皆有優免限制,陛下回去之後可仔細御覽。且國朝免優免,只限免除雜役,對於田稅一事,重來不曾提及。

    至於士紳,更是無稽之談,大明會典卷之13上致仕宣德十年詔:「文武官年未及七十老疾不能任事者,皆令冠帶致仕,免其雜泛差徭。」

    與大明會典卷之20戶口二賦役洪武十八年議準:「見任及以禮致仕官員、照例優免雜泛差徭。」

    由此足以明白,即便是官員,或是致仕官員,也只是免除雜役而已,其餘人又豈有免除賦稅之權?”

    嚴嵩一言,直接將朱厚熜問的啞口無言,心中不禁憤憤罵道:“什麼狗屁文官不用繳納賦稅,喫飯的公衆號就應該喫屎去!”

    蓋因其先入爲主,以爲明朝文官不需要納稅,所以才說出那番話。

    可如今嚴嵩拿着大明會典,講他的臉打腫,讓其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不過這也不能怪公衆號,畢竟是自己不學無術。

    蓋因文官不用繳納賦稅一說,還是歷史嘉靖開始,嘉靖二十四年定製優免則例:「京官一品,免糧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九品免糧六石,人丁六丁,內官內使亦如之,外官各減一半。

    教官、監生、舉人、生員各免糧二石,人丁二丁……以禮致仕者免十分之七,閒住者免一半,其犯贓革職者,不在優免之例……

    如戶內丁糧不及數者,止免實在之數,丁多糧少,不許以丁準糧,丁少糧多,不許以糧準丁……」這纔有了所謂的免稅。

    不過這個所謂的“優免役糧三十石”,是指優免稅糧,還是指優免附着於“糧三十石”上的徭役,那就並不清楚了,反正還有另類解釋。注1

    不過還是一言蔽之,現在是必須繳納賦稅的。

    可朱厚熜連優免則例條文,何時出現都不知道,又何談知曉所謂的優免,其實並不包括賦稅在內?

    他所見到公衆號知識,無一不是談及明朝“士紳集團”、“江南士大夫集團”無須繳納賦稅,至於有何證據,他並不知道。

    反正心裏一直告訴自己:“我就是網上圖個樂子,至於事情真假,與我何干?我又不是搞歷史研究。搞清楚這些事情,能讓我快樂嗎?”

    然而嚴嵩今天就給他上了一課,不先去求證,而是隨便張口就來,早晚只會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