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司馬 >第 737 章 水之章:淮南三叛,聚兵匯壽春<br>(一):內騷亂
    本來魏吳之間的一場大戰在所難免,這也是鍾會一直在等待的機會,他早就想好了吳軍可能會選擇的進攻方向,並且精準的在堂邑、廣陵以及海陵三地部署好了應對的兵力,嚴陣以待吳軍的進攻。

    爲此他指着南方對身旁的副將們信心滿滿的說道:

    “此戰我軍必勝,這一次我一定要生擒孫峻以及叛賊文欽父子!”

    可是當戰事的發展卻並沒有像他所預料的那樣繼續發展下去。

    孫峻的突然暴斃使得吳國內部發生了騷亂,雖然孫峻在去世之前已經留下了明顯的政治遺囑,那就是由他的弟弟孫綝繼承他所有的權力,並且代替他領導北伐戰爭,但消息傳到了剛剛登案正準備朝着堂邑發起進攻的呂據和文欽所部時,呂據的反應顯得很激烈。

    一者他沒有想到孫峻會死得這麼突然,二者他也對孫綝接掌權力感到無比的憤慨。

    相較而言,真正影響呂據情緒的正是第二點。

    在營帳之內,他將自己的纓盔摘下使勁扣在了席案上:

    “真是豈有此理!”

    文欽也沒有料到孫峻居然會死,不過對他來說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吳軍的軍心士氣必然會受到影響,再和胡奮作戰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他決定不妨挑起呂據和孫綝的矛盾,使得他們互相攻戧,自己好從中收貨漁翁之利。

    於是他走到了呂據的身旁對他說道:

    “聽聞在出徵之前孫峻就接到了密報,說您與諸葛恪生前來往密切,並且還私下裏前往諸葛恪的墳前祭奠。如果這件事要是被孫綝知道了的話...”

    接下來的話文欽沒有說完,可是呂據已經感覺到了一股強大的壓力,他知道孫峻兄弟生前最爲忌憚的人就是諸葛恪,所以纔會處之而後快,一旦發現和諸葛恪相互勾結的人,他們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尤其現在是孫綝掌管大權,自己豈不是成爲他砧板上的一塊肉了嗎?

    想到這裏,呂據的內心不免感到有些慌亂。

    而一旁的文欽見時機已經成熟了,便對呂據小聲說道:

    “如今將軍已經別無選擇,如果不快做決斷的話,恐怕這一戰無論成敗與否,一旦班師回朝,您將手中的軍隊交付出去,那麼難保孫綝不會對您下手...”

    文欽的話精準的切中了呂據心中最爲擔心的要害,堅定了呂據和孫綝分庭抗禮的決心。

    之後呂據立刻採取行動,祕密與太尉滕胤聯繫,因爲滕胤是諸葛恪的姻親,且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能夠有助於他成事。

    兩人商議好,決定慫恿吳國朝野上下對孫峻兄弟不滿的臣工們向孫亮進言,懇請擢升滕胤爲丞相,好從孫綝的手中分走權力。

    可是文欽另一方面又派人祕密傳信於孫綝,將呂據的計劃毫無遺漏的告訴了孫綝。

    在有人通風報信的情況之下,孫綝自然是有所防備,所以在朝堂之上面對朝臣們突然間發起的請奏,早就想好對策的他處理的是遊刃有餘。

    孫綝並沒有完全回絕大臣們的奏請,但是卻以鎮守武昌的呂岱剛剛去世,而武昌身爲戰略要地必須要有能臣駐守爲由,改任滕胤爲大司馬,並讓其前往武昌任職。

    在孫綝蠻橫但又佔據道理的彈壓之下,呂據和滕胤想要分化孫綝權力的計劃宣佈失敗。

    此時身處前線的呂據得知之後大怒,他一方面受文欽的蠱惑積極聯絡一同北伐的劉篡、唐諮等將領,要求他們和自己一道終止北伐,揮師返回建業討伐亂國的賊子孫綝。

    但是劉篡和唐諮等人都沒有給予任何的迴應,而文欽雖然滿口答應,但是卻並沒有和呂據一同起兵,他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一旦劉篡和唐諮鐵了心要跟隨孫綝的話,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會趁着呂據率軍南返之際襲其項背,所以文欽想要率軍留在呂據的後方抵擋,以保證呂據側後方的安全。

    對此呂據並沒有多想,他急於想要絆倒剛剛掌權地位尚且不穩的孫綝,於是便先行率領本部兵馬從堂邑撤軍,並通知滕胤,自己已經決心要孫綝撕破臉,讓滕胤做好準備。

    計劃很快敗露,孫綝命令右將軍孫慮率領軍隊在江都抵擋呂據的兵馬,同時以吳帝孫亮的名義下達詔書,宣稱呂據謀反,命令所有北伐的大軍立刻折返圍剿呂據。

    另一方面,孫綝爲了讓呂據造反的證據更加充分,又扣下了還未來得及離開建業的滕胤,逼他交出呂據和他來往的書信,檢舉呂據造反。

    滕胤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如果呂據真的坐實了造反的罪名,那麼自己也一定難逃孫綝的屠刀,所以他立刻使用自己剛剛得到的大司馬職權,夥同與他同心同德對抗孫綝的北營將士五千餘人擁兵自衛。

    孫綝和滕胤各自對外宣稱對方謀反,而手中握有皇帝的孫綝顯然更佔有優勢,而滕胤在說服典軍楊崇以及羽林督孫諮失敗之後,爲了穩定營中局勢將二人斬殺。

    此時的滕胤本以爲有文欽父子的幫助,呂據打到建業城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他顯得很從容,也很有自信。

    而面對固守北營的滕胤,孫綝幾次發起進攻都被殺退,短時間內拿他沒有辦法。

    這時有人勸滕胤應當趁着局勢有利於自己的時候,率軍殺出北營由蒼龍門對皇宮發起進攻,只要殺進宮內禁軍必然會投靠他,而控制皇宮之後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誅殺孫綝。

    但是滕胤有諸多顧慮,他擔心一旦自己真的對皇宮發起進攻,那麼就等於是承認了孫綝控訴自己造反的事實,這在道義上於他不利,況且一旦殺出北營誰勝誰負還不好說,所以他決定求穩,等呂據的大軍殺入城內之後,再與他一道進宮。

    然而滕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呂據因對文欽沒有提防,使得在江都與孫慮對峙之時,遭到了文欽領頭髮起了突襲,結果呂據兵敗如山倒。

    他拒絕撇開大軍獨自一人向魏國投降,在文俶襲營的絕望境地之下吞金自殺。

    呂據的失敗已經註定了此次政變的結果,沒有了外在壓力的孫綝將呂據的人頭扔進北營之內,滕胤大驚,北營將士的士氣也瞬間瓦解,激戰不到半天就全部肅清了滕胤所部。

    鎮壓了呂據和滕胤的軍事政變之後,孫綝爲了斬草除根,下令將滕胤和呂據的三族盡滅,當時鎮守下口的呂壹因滕胤和呂據同爲他妹夫,害怕受到牽連,所以便連夜率領千餘人投降鎮守荊州的王昶。

    當時王昶只知道吳國內部發生了政變,還不知道結果,所以對孫壹是否真心歸順還心有疑慮,而他身旁的山濤卻勸他說:

    “將軍無需多慮,孫慮乃是滕胤和呂據的親族,足以見得吳國的政變是以孫綝的獲勝爲告終,而孫慮常年鎮守夏口,對江夏的布放可謂是一清二楚,趕緊打開城門迎孫壹入城。”

    王昶聽從了山濤的建議,立刻迎孫壹等人入城,結果發現一切正如山濤所說的那樣,而王昶也從孫慮的口中得知了荊州的佈防,於是他緊急通知遠在洛陽的司馬昭,詢問他是否趁吳國江夏的防衛還沒有來得及更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而吳國的這次北伐,則以一種極其詭異的方式雷聲大雨點小的就這樣平息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