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上官雲英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上官雲英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作爲大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在歷史上十分著名,關於他的種種傳說,至今仍然廣爲流傳。

    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他最喜歡的兒子是寵妃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最不喜歡的兒子大概就是皇后呂雉所生的劉盈了。

    劉邦之所以喜歡三兒子劉如意,不僅僅因爲劉如意是戚夫人所生,還因爲劉如意是所有兒子中最像他的一個。

    而劉邦之所以不喜歡二兒子劉盈,也不僅僅是因爲呂雉年老色衰失寵,還因爲劉盈性格仁弱,很多時候都與劉邦政見不合,父子倆經常不歡而散。

    可就是這個劉邦最不喜的兒子,他的政治才幹卻絲毫不輸創造了“文景之治”的著名皇帝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啓。

    劉盈是劉邦第二個兒子,也是劉邦唯一的嫡子。

    古人講究嫡庶尊卑,嫡子往往就是家族的繼承人,相當受重視,但劉盈卻是個意外。

    在劉邦與項羽漢楚爭霸時,有一次劉邦戰敗逃跑,途中見到劉盈和魯元公主被人追殺。劉邦的心腹夏侯嬰救了劉盈姐弟,但在逃命的路上,劉邦爲了讓馬車跑得更快,竟然狠心將劉盈這對姐弟踢下車,打算拋棄他們。

    不僅如此,劉邦晚年十分偏愛三子劉如意,差點就要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讓給劉如意來做。

    好在,劉盈一路坎坷,最終還是在15歲時順利繼承了皇位,可惜的是,他只當了七年皇帝就病逝了。

    在這短短的七年時間裏,他看似毫無作爲,實際上卻做了很多事,是個名氣不大,功績卻不小的皇帝。

    劉盈一繼位便走對了路,他繼續推行劉邦時期的與民休養生息政策,任用曹參爲相國,執行劉邦、蕭何時期制定的休養生息的政策。

    劉盈剛即位時,便下詔書恢復了原來實行過的十五稅一的政策,取消了劉邦在位時期增加的賦稅,減輕的百姓的負擔。

    爲了鼓勵農民耕作和促進人口增加,劉盈還免除積極耕作的農民的徭役,下令督促民間女子及早出嫁。

    如果女子到了一百五十歲還不出嫁,就要徵收五倍的算賦。

    在文化方面,劉盈將“挾書律”廢除。

    “挾書律”是在秦始皇在進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除了允許官府有關部門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禁止私自藏書。

    西漢初年,朝廷繼承了秦制,挾書律也不例外。

    劉盈意識到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文化思想的進步,便很有魄力的廢除了這一法令,爲儒家被漢武帝確定爲國家的統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條件。

    除此之外,劉盈在其很短的在位時間內,還完成了長安城的全面整修。

    劉邦在位時,長安城沒有一點帝都的氣勢,只有幾條街道,連城牆都沒有。

    劉盈一繼位,便決定整修長安城,耗時四年竣工。

    劉盈整修之後的長安城已是世界上可與古羅馬媲美的都城了。

    後來,長安又成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很快就在各個方面繁榮起來。

    可嘆就是這麼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最後卻被自己母親的殘忍給嚇壞了,從此一病不起,22歲就英年早逝了。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上官雲英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上官雲英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開鑿的,但是提出這個構想的人卻不是隋煬帝,而是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

    在隋文帝的在位期間,他就下令打通了一部分的運河。

    隋朝的京城是漢長安附近的西都大興和東都洛陽,那是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關隴地區,這一地區的交通十分不便,幾乎都是山路,而且水路不發達,屬於內陸地區,遠離大海,平常運送物資都是走的陸路。

    陸路所花費的時間又長,所運轉的東西的數量極其有限。

    公元581年,周靜帝退位,禪讓於外戚楊堅,隋文帝於是登上全國最高的政治舞臺,開創了隋朝,並定都於長安。

    隋朝建立之初,事務衆多,長安城內的事務更爲繁重。

    尤其是長安城又小又舊,水污染還十分嚴重,於是這個遷都之事就被提上了議程。

    後來楊堅選了臨近長安東南龍首原南面的一塊秀美之地建都,史稱大興都。

    以前的朝代,京城中所需要的糧食基本都是從關中運來的。

    關中這個地方是個盛產糧食的地方,但是即使關中之地沃野千里也抵不住戰火百年的摧殘,彼時的關中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現已變得破落了。

    那麼京城中的人喫飯問題怎麼解決,就需要從關東運糧了。

    古代的交通本就不發達,要運送大量的糧食已經十分不易,更何況運糧途中不知還有多少兇險。

    這時候水路就是楊堅要考慮的唯一出路了。

    可是自潼關至長安的渭水,自古以來就是一條極爲難走的水路,甚至有話流傳“渭水多少,流有深淺”。

    可見這渭水的確是古代人民難以跨越的一道大障礙。

    糧食問題迫在眉睫,文帝沒有辦法,只能先派宇文愷在渭水之南挖道開渠,引渭水自大興都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這條渠道就是有名的廣通渠。

    廣通渠建成後,從潼關西上的槽船運糧食入京就不用再涉險走渭水了,但是潼關之東的三門峽仍是槽船們的噩夢,文帝一直都想把這三門峽的問題給解決掉,但是始終都沒有辦法。

    後來在開皇七年,隋文帝爲了消滅陳國,採取了特殊的作戰戰略,派人在原古邗溝的基礎上挖大運河的江淮段,用於運輸士兵和軍糧,打敗陳國,完成統一。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上官雲英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上官雲英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預知後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