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荒村往事 >第三十四章 有備無患
    西山村的秋天,碧空如洗,紅葉飄落。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劉喜奎除了偶爾進城辦事,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下鄉巡查自家田地。所到之處,佃農都要早早迎接,招待酒食飯菜。佃農們精心準備,把家裏最好的東西都給東家留着,這種感覺,象極了帝王巡視出遊的景象,就象一場盛宴,那種衆星捧月的感覺讓劉喜奎樂此不疲。

    劉喜奎已經喫膩了後廚季師傅做的油水太大的飯菜,到鄉下換換口味有一種特別新鮮的感覺,佃農們心存僥倖,只要把劉喜奎伺候好了,隨便表個態就可以免去三五斗甚至一石地租的麥子,有時遇上欠收的年景,給劉喜奎訴訴苦,說不定東家一句話就可以免去佃農的好幾成租子,佃農就要高興大半年了。

    今年春天,劉喜奎又派人買下了後山村的兩千畝地,那可是自已盤算了好幾年的事情。地契上將交割時間寫的一清二楚,端午節前後,把這一茬麥子收割完,這地就全部歸劉喜奎了。

    這兩千畝地本來是後山村的財主朱黑娃的。朱黑娃原來將這些地視作自己的寶貝疙瘩,多錢都不賣。

    朱黑娃雖然錢糧多,但是命中無子,兩房夫人生了兩個兒子,都沒活過五歲就夭折了。只剩下一個女兒,名叫朱招弟。但是這個女兒朱招弟卻與兩個弟弟的命運截然不同,一直無病無災,長到十八歲就沒見看過郎中喫過藥。只有一點不好,這朱招弟不僅皮膚幽黑,奇醜無比,還脾氣刁蠻,形似潑婦,村人見她來了,趕緊都躲的遠遠的,背地裏給她起了個綽號“河東獅”。

    朱黑娃沒有兒子。所以便給自己招了個上門女婿,給女兒辦了婚事。這女婿本是窮苦人家孩子,人窮志短,平時老實本份,懦弱無話,反倒是這朱招弟動輒拳腳相加,提刀搶斧。

    去年臘月朱黑娃突發疾病一命烏呼。家裏的傭人長工一夜之間竟全部逃之夭夭,一起逃走的還有朱招弟的丈夫。朱黑娃的喪事都無人料理了。朱姓本家幾位長者無耐之下出手相助,將朱黑娃草草安葬。

    剩下兩千畝地的家產,卻無人耕種打理,只能轉手賣掉,只有劉喜奎有能力一口吞下這兩千畝地。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喜奎念念不忘的這兩千畝地,終於歸他所有。

    劉喜奎這次出門,就是去查看這些地和租地的佃農。

    每逢初一十五,就是鄉里趕集的日子,許多鄉人都會從各地會聚,在這裏交換一些生活物資。那時候民風淳樸,物慾寡淡,只要換購最簡單的一些生活物品,大家都知足常樂。這天正逢十五,劉喜奎也湊湊熱鬧,趕了一回集。劉喜奎正在集市上閒逛,突然發現有一個肥頭大耳,又矮又兇的胖子,身穿綢緞,手拿摺扇從身邊經過,後面跟着十來個家丁,皆身背長槍,耀武揚威,招搖過市。

    劉喜奎出於好奇,便向擺地攤的一位老者詢問,老者隨口說道:“這人你都不知道啊,這是鄉里景村的大地主魏聚保的大少爺魏阿斗,他在當地可是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劉喜奎心裏沉思了起來……

    趕完集快中午的時候,劉喜奎纔到了後山村。走到田間地頭,回茬的玉米高粱豐收在望,秋播的小麥已有半尺高,綠油油地一望無盡,劉喜奎興致高漲。

    田間地頭走動查看,劉喜奎肚子開始咕咕叫了。正好到了佃戶盧正清的家裏,聽聞東家今天來田裏查看,一家人早早的做了準備,傾其所有,做好了一桌飯菜。劉興奎吃了兩個剛炸的熱油餅,還吃了一碗煎湯麪,對盧正清老婆的李氏的手藝讚不絕口。

    原來,這盧正清因家貧一直未娶。這李氏早年喪偶,前夫只留下兩個女兒。經人說合這盧正清便入贅上了門。現在一家七口,有兩女三男五個孩子,一家人就住兩個窯洞。兩個女兒是雙胞胎,年方十六,分別叫趙玉珍、趙玉蓮,三個兒子分別叫盧金、盧鐵、盧剛。剛纔喫飯時,兩個女兒做飯端飯,劉喜奎還打量了下,見其行爲端莊,秀色可餐。

    喫罷飯,盧正清忐忑地說道:“東家,聽說你的長子尚未婚配,如不嫌棄,可將我女兒嫁與少爺,不知東家願不願意!”說完訕訕地看着劉春奎。

    盧正清知道,即使說了可能也是白說,畢竟門不當戶不對的,好在自己是嫁女兒,他劉喜奎的小老婆不就是個孤兒出身嘛。即使人家不願意,也不影響啥。

    劉喜奎想起了爛泥扶不上牆的劉春耕,心想將這姑娘嫁與那逆子豈不是害了人家,再說……

    便正色說道:“我與那逆子已斷絕父子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盧正清說道:“我與老婆李氏己商量,三個兒子即將成年,連住的地方尚且沒有,甭說娶妻生子了。家裏人口多,喫飯都成了問題,不是我想高攀,如不嫌棄,隨便挑一個女兒給東家作妾也成啊!”

    劉喜奎睜大了眼睛:“我已年近六旬,你家可是黃花大閨女!”

    盧正清無奈的說:“不妨事!不妨事!”

    這時,長順進來說:“老爺,佃戶田魁來找您要說租地的事!”

    劉喜奎便讓田魁進來說話……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山谷中的嵐風帶着濃重的涼意,驅趕着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峯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夜色越來越濃,不久又被月亮燭成銀灰色了。

    劉喜奎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覺……

    民國二十一,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率領中央軍“圍剿”徐向前的第四方面軍,隨之進入西北地區,並逐步在西安站穩了腳跟。最終屯兵西北,封鎖、進犯陝甘寧邊區,號稱“西北王”。胡宗南的部下楊立業換防三水時,爲籌集糧餉,曾對三水縣的地主財主雁過拔毛,當然,大地主劉喜奎也未能倖免。

    楊立業派人來到劉家大院,開口就是五千大洋,威逼利誘,再三恐嚇,嘴上說借,還打借條。劉喜奎心想,這借和明搶有什麼區別?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因爲惹不起,破財消災,最後劉喜奎“慷慨”捐餉三千大洋。

    劉喜奎想到這裏就覺的肉疼,這兵荒馬亂的,來的就是爺,誰都惹不起,不就是有幾桿槍嘛!還有那陰魂不散的土匪王鐵頭……

    想到這裏,劉喜奎越發睡不着了。直到雞叫頭遍的時候,才覺的睏意襲來,睡了過去。

    沒過多久天己大亮,劉喜奎翻身起牀,呼喊長順。

    長順一路小跑而來。

    劉喜奎激動地說:“給咱買三十杆槍!”

    長順聽罷驚疑不已。

    民國時期,國家大亂,土匪暴民蜂起,社會秩序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老百姓時刻處於朝不保夕的狀態,既然民國政府無法保證百姓的安全,百姓就只好拿起槍桿,自己保護自己,好在當時民國政府不禁槍,也無力禁槍,只要有錢,可以向洋人的洋行隨便購買,民國政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槍當時也不貴,洋行裏的1988式雙筒毛瑟步槍,連刺刀帶附件,約十個大洋一支,每千顆子彈也是十個大洋。於是各地的民團軍警紛紛向外商購買。而以後由於社會秩序的更加紊亂,一般百姓只要稍微有點財力的,都紛紛買槍自衛。關中也是戰事多發之地,民國年間戰爭特別多,遺失在民間的槍支也特別多。

    長順從三水縣洋行購買了三十支長槍,若干子彈,又從鄉里招募了十幾個有槍的潰敗散兵。自此劉家大院裏看家護院的家丁有四十三名之多,均人手一槍。

    劉喜奎讓那幾個當過兵的,教練其他不會開槍射擊的。此後劉喜奎的房前屋後便時常能聽到噼噼啪啪的槍響聲。

    當然,劉喜奎但凡有事外出,便有兩個背槍的家丁緊隨其左右,劉喜奎的心裏便安穩了,也終於踏實了,腰桿子挺的更直了,說話的嗓門也大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