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舒跟在錢桂君身後,幾個人像是怕走丟的孩童一般,一步也不敢放鬆。

    只因爲這裏實在是太多人了,而且小街小巷彎彎繞繞,一不小心就要失散。

    “這邊,這邊。”錢桂君的聲音穿過幾個飛魚一般過去的“扁擔”傳過來。

    扁擔是漢方街挑夫的獨有稱呼,西南地區叫“棒棒”,都是一個意思,賣力氣的人。

    他們肩膀上扛着一根扁扁的長竹杆,兩頭吊着貨物,腳下飛快。

    那扁竹竿早就被磨得油光水滑如潤玉,就跟有包漿一樣,扛在肩膀上服服帖帖,不扎人。

    錢桂君的小個子在這裏如魚得水,紀舒的高個子也有點優勢,可憐羅倩倩豐滿圓潤地被擠得臉都歪了。

    林翠蘭拉着紀舒,“這都晚飯的點兒了,還這麼多人啊。”

    “這些都是來撿便宜的,買零售的,打貨的人早上就走了。”

    錢桂君習以爲常,慢悠悠地回答,見羅倩倩皺着眉頭,又說:“快到了快到了,我家不在主街上。”

    紀舒被這副生機勃勃的景象給震驚。

    漢方街對她而言,並不陌生。

    2005年離婚後,紀舒消沉了一陣。

    終於她決定創業,在漢方街附近租了房子,開了個網店,賣雜貨,生意做得不好,餬口而已,幾年後關了,而貨源就是漢方街的批發商。

    漢方街,歷史往上可追溯五百年,因爲臨着河道,方便河運,早期的吊腳樓街區逐步發展爲商業街,街巷狹窄,商鋪林立。

    明末清初,這裏已經是全國知名的貨物集散地,四面八方的商人、農民都在這兒做生意、討生活。

    短暫的沉寂不能阻礙漢方街的發展,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之後,這裏又最先開放“地攤經濟”,100多個個體戶在此持證擺攤。

    到了80年代末,這裏儼然已經再次成爲全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之一。

    而未來的10年,將是漢方街的黃金期。

    “到了到了!”

    錢桂君平穩的語氣打破了紀舒的沉思。

    紀舒收住腳,這裏的人流量比主街已經小了一些。

    漢方街指代的是附近的整個街區,除了主街漢方街,還有很多聯通的小街小巷,統共有300多條呢,這些都是廣義上的漢方街。

    而錢家的商鋪,就在其中一個小巷子裏。

    “這裏是仁壽巷48號,我家的鋪子就在這裏。”錢桂君的語調終於有些起伏,臉上也出現一個平實的笑容。

    “媽——”

    她叫了一聲,說的不是武市口音,而是溫市的口音。

    一個操着不標準普通話的女人從二樓下來了,“你怎麼來了?”

    這女人看起來和錢桂君完全是兩個樣子,她非常圓潤,臉圓,腰寬,肩膀像是墊了墊肩一樣高聳着,穿着一件綠色、紫色相間的棉服,看起來像是羽絨服,這年代,能穿上羽絨服,妥妥的富一代啊。

    “這是我同事,紀舒,羅倩倩,還有林師傅。”

    錢桂君不緊不慢地介紹,“這是我媽,你們叫她許老闆就行。”

    她的母親顯得有些疑惑,掃了一眼幾個人。

    紀舒心裏猛然出現一股異樣的熟悉感,這地方爲什麼這麼熟悉啊?

    她環顧四周,一樓是鋪子,後面似乎還連接着一個昏暗的小作坊,二樓應該是住人的或者是辦公室。

    商鋪賣的是襪子,各種各樣的襪子。棉布襪子、化纖襪子、絲襪、蕾絲襪……各種顏色和花紋,真的是琳琅滿目,應接不暇。

    “你說這裏是仁壽巷48號?”紀舒突然問。

    錢桂君和她母親同時說,“對啊。”

    天哪!

    紀舒心跳快起來,真是特別的緣分!

    上輩子,她的網店“舒心雜貨”裏,就賣襪子,貨源全部來自一個叫“名襪世家”的牌子,都是從仁壽巷48號批發的!

    而每次去進貨,紀舒都會見到一個矮胖紮實的婦人,那個婦人和紀舒差不多年紀,大家都叫她錢老闆,紀舒和她只是點頭之交。

    見到了錢桂君的媽媽,紀舒才認出來,原來錢桂君,竟然就是“名襪世家”以後的老闆,錢老闆。

    身材差異也太大了吧……難怪紀舒認識錢桂君這麼久,都沒認出來!

    紀舒臉上的表情激動異常,盯着錢桂君一陣看,現在瘦小的女孩,還是沒逃過基因的傳承啊。

    “媽,我過來跟你商量個事情。”

    錢桂君忽視了莫名其妙盯着她傻笑的紀舒,對她媽說:“我單位分的房子,我想賣了,就賣給這位林師傅。”

    沒想到,許老闆臉一冷,“還聽不聽話?上次不是說了,不賣嗎?你也不準辭職!好好的國家單位不要,金飯碗不要,非要來捧我這個泥巴飯碗,你是不是傻!”

    一席話,衆人都懵了,除了錢桂君,她還是那麼淡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