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攜刀照雪 >第120章 父子相見
    李放向前兩步,在嘉平帝面前站定。他自十四歲才第一次見到父親,單獨的父子二人共處少之又少,此刻更是不習慣嘉平帝傳來的關切眼神——

    眼前之人可是掌管整個周朝的九五之尊,先前賞賜亦是恩寵至極了,他真的會因爲想兒子這樣的理由紆尊降貴親自來看自己嗎?還是隻是做一場戲,敲打一番這兩年與廣陵王府走得過近的那些世家大族。

    畢竟,就算廣陵王在朝中再得勢,想要保住這江南的半壁山河,還是得靠他李放與西府的竟陵軍。

    他鼻觀口、口觀心想着自己的心事,卻聽到嘉平帝微微一嘆,道:“朕知道這些年你怨恨朕,偏心太過,所以見了朕也不甚親近……”

    李放忙跪下道:“父皇言重了,兒子斷不敢有此念。”

    嘉平帝將他扶起來:“你我父子之間閒話家常,可別動不動就跪。當年你娘見了朕,連一句王爺也不曾叫過。朕當年救了她,她半句感激的話都沒有,成日裏使小性子。你呀,倒是半點也不像她……”提到伶仃夫人,嘉平帝似是觸景傷情,頗爲哀痛道:“可惜你母親福薄,沒能見到你長大成人,不然她心裏該有多歡喜……”

    提到母親,李放目光哀沉:“是我牽累了母親……”

    嘉平帝嘆息道:“逝者已矣,放兒亦不可過於悲痛。今年六月,朕想着丹陽畢竟太遠,往來祭拜不甚方便,所以在金陵城北擇一福地爲她重修了陵寢,你若是得空,亦可前去祭拜。”

    “兒臣多謝父皇。”他從善如流,不再跪謝,只是躬身爲禮。

    嘉平帝又道:“朕還聽說,淮江一役,爲了阻擋慕容青蓮大軍,你竟陵軍的一整編衛隊盡數犧牲。可有此事?”

    李放目眶微紅:“不錯,是李放無力阻擋慕容青蓮大軍,以致連累諸多無辜戰士慘亡。他們……他們是因我而死……”

    嘉平帝道:“此事怪不得你,他們都是我們大周的凜凜忠魂,朕已撥下銀錢,加倍撫卹他們的親人,並在淮江南岸爲他們刻碑紀念,在金陵建英魂祠四時祭祀。”

    李放的神色終於微微動容:“兒臣拜謝父王。”他不顧嘉平帝的阻攔,鄭重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嘉平帝又道:“北朝慕容傲身死,其子慕容青蓮行將繼位。近日以來,淮江一帶兵馬調動頻繁,恐是大戰之兆。你長期與北梁征戰,而且朕聽說你這次在稷都也與那慕容青蓮交過手。如何應付這位北梁的新君,朕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終於來了,李放心道,如何對付慕容青蓮,恐怕纔是嘉平帝今日特地來尋他的關鍵。

    他不動聲色地答道:“父皇,依兒臣之見,慕容青蓮是比慕容傲可怕得多的對手。此人本是北梁帝師閭丘明月之徒,又曾拜入無方劍樓諸葛希夷門下習武,一身武功如今已不遜其師。他野心勃勃,志在一統天下,完成慕容傲多年未竟之功。好在他目前剛剛掌控北梁朝局,尚需整合朝中各派力量。等他一旦完成整合,必會以最快的速度揮師南下。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少則半月,多則一個月,北梁便會整軍再犯。”

    這亦是他自北而歸,未曾回自己的大本營襄陽而直接回金陵的緣故。

    他接着道:“父皇,兒臣此番回來,亦想當面向父皇稟明此事。最多三日,我便需重返襄陽坐鎮。”

    嘉平帝臉上露出倦怠之色,他年少時亦曾有壯志,卻被流放江南,每因遠離稷都而失意,未想適逢國亂,留在北地的李周皇室子弟盡數被戮,唯餘他倖免於難,隨之被南渡的朝臣們捧上高位。

    他亦想收復故國,還於舊都。可是事到臨頭,他才發現並非所想的那般輕易。大位初定,只有幾千兵卒和原本屬於自己的小小一塊地盤算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新朝廷人才凋零、錢糧不繼,大事小事都不得不仰仗各個世家。所謂亂世,臣強君弱,便是如此。朝堂之上,那些文臣武將一個個都高喊着要剪除國賊、收服故國,可是真等拉起了一隻北征大軍,行將開撥之時,卻爲誰人主將、誰人監軍、糧草何出、行營何處等事爭論不休。那些多個高門世家,一個個都有從龍擁立之功,一個個都想撈些軍功、佔個肥缺。

    這樣匆忙組建起來的大軍一碰到北梁鐵騎便被衝了個稀爛。多虧了當時還只有十四歲的李放,他將那些因爲戰爭流離失所的人組建起來,簡單地操練了半個月,在他的接應之下,這支剛組建的“中央軍”才免於被全殲的命運。

    在那之後,他遵照國師清徵真人的意思,封李放爲竟陵王,讓他自建西府,爲南周鎮守西北大門。那時在他心中,根本不敢相信這麼多大人都做不好的事,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能有什麼作爲。他從未想到,當初那個躺在牀上,全身冷得像一塊冰,病弱得就好像馬上就會死的人竟能讓南北攻守的局面一變如斯。

    八年的時間裏,他終於整肅了朝堂,牢牢掌控了帝國的權力,就連曾經最爲猖狂的謝家也不得不暫時收斂起鋒芒,將爪牙隱藏在廣陵王的身後。可是在對抗北方慕容氏這頭兇猛的外敵上,所有的建樹幾乎都是靠這個他壓根兒沒見過幾次的兒子打下來的。

    “父皇、父皇……”

    李放的輕喚聲拉回了他的思緒,他微微頷首道:“既是如此,明日早朝之時,朕便召集諸臣共議此事。你也去,關於北梁的事,這些金陵的各部大臣,所知加起來恐怕都不如你。”

    李放點頭道:“好。”

    說完這些話,嘉平帝似是有些累了,他道:“京都事雜,你纔回不久,朕便不打擾了。若是有閒暇時,便到宮中多陪陪朕……”

    他正欲起身,李放卻忽然道:“稟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何事?”

    “我今年在西蜀,遇到了一名女子。她本是忠臣良將之後,在江湖上亦有微名,她有勇有謀,尚義任俠。我與她情投意合,心意無間。我想娶她爲妻,求父皇恩准。”他這番話早在腦海中過了千遍萬遍,此刻說出來更是一氣呵成。

    嘉平帝又坐了回去,眯了眯眼,道:“朕聽說當初在蜀地,你本來已得手龍淵劍,卻用它換了一名女子。”

    “正是。”

    “朕還聽說當初解蘭陵之圍,也是一名女子率軍千里馳援,在蘭陵城下重挫北梁三路大軍。”

    “正是。”

    “朕還聽說此女乃是前柱國大將軍卓天來的後人,算起來亦是碧華長公主的孫女?”

    “正是。父皇明鑑。”

    嘉平帝問完了話,不說允或不允,只是閉目沉思着。李放亦不敢輕動,父子兩一坐一站,相對無聲。

    過了許久,嘉平帝方擡起頭,看着李放,微笑道:“你如今也大了,是該娶個王妃。想要娶誰,無須與朕商量,自己心愛便成。你打算什麼時候迎娶卓氏女子,朕好好爲你們操辦。”

    “啊?”李放早計劃這次回京便向嘉平帝言明此事,雖然他早就打定主意,若嘉平帝不允,必要力爭。見嘉平帝問話之後沉思不語,更起心中疑慮。卻未料到嘉平帝竟是沒有絲毫爲難,便應允婚事,而且直接便將婚禮提上了日程。他想起此事尚未與卓小星議過,道:“雖然卓將軍與卓夫人都已故去多年,但是鳴沙寨尚有幾位叔父,總要稟過幾位長輩,纔好完婚。”

    嘉平帝微微闔上雙眼,靠在椅背之上,聲音飄飄地傳來:“放兒,在這個世上,要找到可以託付生命之人雖難,但也一定有幾個。可是要找到能一起托起山河之重的人,卻是難上加難。朕相信你爲人處事都自有考量,只是你這個孩子向來待人甚寬,律己卻太嚴,鬱懷於心,無處可脫,如今能有人幫你擔起一二,朕也就放心了。”

    李放目送長長的鑾駕啓行回宮,轉身走進屋內。

    對於嘉平帝態度轉變,突然對他大加榮寵,李放自問也能猜得幾分。

    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嘉平帝的親兒子,嘉平帝自然沒有不知的道理。哪怕自己創下再多的功業也沒用,畢竟皇位還是要傳給自己的親兒子。不過他當初既認了這個兒子,讓自己入了宗廟,又封了親王,斷不會讓此事外泄。

    但一國之君既有此私心,下面之人又豈能不察,於是便紛紛墊着腳去捧那得皇上真心寵愛的廣陵王。而那廣陵王本來便是皇后所生,正兒八經的嫡子,其舅家亦是鐘鳴鼎食的世家高族。就算正主兒是個癡的傻的,也能捧出一朵花來。更何況李昶本人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禮賢下士,亦頗有見識。若非自己勝過李昶太多,他本就是唯一的太子人選。

    嘉平帝刻意營造東府與西府的對立,更多的恐怕還是想激勵廣陵王再進一步,可是這一激勵就過頭了。李昶雖有北伐之心,但着實不是那塊料,這一次還差點將性命送在蘭陵。既然自己的親兒子不是那塊料,北伐的事情還是要依仗西府,那就不能不安撫下之前苛待太過的大兒子了。

    所以嘉平帝便在衆目睽睽之下對竟陵王府給予流水般的賞賜,更紆尊降貴來見自己,至於爲母親再建陵寢、撫卹淮江陣亡的士兵都是對自己的示好。而最後那一番話卻是第一次讓李放感受到嘉平帝對自己亦有幾分真心。

    他嘆息一聲,就算真心又有何用。他本非嫡子,若想成爲太子殊爲不易,更何況如今不尷不尬的身份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