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纜鎮語錄 >開 心 事(附《金剛經》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開心事

    林有個脾氣:把訓兒子當作開心事。

    這茬長工資,林沒份,便不開心。

    飯不香,菜無味,茶不喝,酒也苦。

    只忘了訓斥兒子。

    妻心生一計,對兒耳語,如此如此。

    下午,林下班回家。

    家裏一片狼籍,玻璃窗被打碎,玻璃撒了一地。

    撥哪家沒種的,幹壞事!斳

    撥爸爸是我打碎的,媽說你不開心,你訓斥我,就會開心了。所以我媽……斳

    從此,林不再訓斥兒子。

    附錄:《金剛經》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第一品淺釋

    法會因由分

    阿難從佛陀那裏

    聽到了《金剛經》這部經典

    現在跟各位複述如下

    當時釋迦牟尼在舍衛國

    祗樹給孤獨園

    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大比丘隨侍左右

    到了喫飯的時間

    世尊身着法衣捧着食鉢

    進入舍衛國都城化緣

    乞食完畢回到住處

    收拾好法衣和食鉢後

    用水洗腳鋪好座墊

    然後開始打坐

    “多聞第一”的阿難

    記錄佛語

    阿難的名字

    譯成中文的意思爲“慶喜”

    因爲阿難出世當天

    正是佛陀成道的那天

    佛陀有三十二相

    阿難有三十相

    阿難在佛陀的衆多弟子中

    爲“多聞第一”

    多聞就是聽聞的多

    阿難的記憶力同樣超羣

    阿難20多歲時出家爲僧

    後被選爲佛陀的侍者

    在他侍奉佛陀的歲月裏

    他遵照着佛陀的教導

    跟隨在佛陀的左右

    以這樣的因緣

    如海水般的佛法

    完全流入阿難的心中

    阿難憑藉着驚人的記憶力

    將佛陀講說的佛法

    完全爛熟於心

    阿難的四個問題

    以戒爲師

    佛陀在臨入涅槃時

    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難

    輕輕的問道

    佛陀涅槃後應該以誰爲師?

    又應該依什麼安住?

    遇到惡人時該如何調伏?

    佛教的經典如何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說

    首先你們應依戒爲師

    有一人依戒律修行

    佛教就有一份光明

    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毀犯

    佛教就會有無量無邊的光明

    其次你們要依四念處安住

    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第三遇到惡人時

    你們可不與他爭辯

    不要理他以沉默對待

    第四在結集經藏時

    以“如是我聞”爲開頭

    你們能夠依法而行

    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

    三千大千世界

    恆河沙數

    我們經常聽到

    “三千大千世界”或“大千世界”等

    形容世界之大、之廣

    之多的詞語

    《金剛經》中也多次提到

    “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等

    用來形容數量的語句

    但其真正的含義

    卻很少有人知曉

    普通人對於世界的看法

    會認爲一個太陽系統

    或是一個銀河系統

    爲一個世界

    而兩千多年前

    佛陀就告訴他的弟子

    這個虛空像銀河這樣的系統

    是不可數、不可量

    不可知、不可說的

    三千世界謂以須彌山爲中心

    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

    稱爲一小世界

    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爲集

    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

    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

    三種千世界所集成

    宇宙之大不可估量

    但也終究是對外相的分別

    佛法之深奧凡人無法完全了知

    所以任何的言論

    也只能算作是一點淺析

    我們發心誦讀《金剛經》

    學習《金剛經》

    目的是爲了開發自心的光明

    就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那樣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宇宙再大也大不過

    我們的自性本心

    這纔是能產生萬法的根源

    修行不是從增加外在的

    五欲八風上下手

    更不是用自己所學去挑剔、抱怨

    外界的環境與他人的毛病

    而是從自身上下手

    從修心上下手

    發菩提心、斷除煩惱

    了知生命的本質、人生的意義

    纔是我們學佛人

    最最應該做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