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纜鎮語錄 >夾生飯(附《金剛經》第三十一知見不生分)
    夾生飯

    妻太聰明,能看透我的心。

    常常,我有一點小成績,祝賀是一餐夾生飯。不過樂了,也不在意。

    常常,我有了一點小麻煩,又是一頓夾生飯。不過小麻煩,不宜動大火,也只有半苦笑半苦笑地咬。

    常常,我有了大煩惱,妻便精心操作,做上我最喜歡的蘿蔔炒米線。一絲一線,我一口喫,一口喫,大煩惱也變小,變小,絲線光,天知道,大煩惱也完了,光了。

    妻,你真行。

    終於,有一天,妻半夜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撥明天是休息天,今晚我好好同你談談心。斳

    撥混帳,天下哪有三更半夜同丈夫談心的,我還要睡,要談心,你一個人談。斳我氣呼呼。

    妻二話沒說,三下五除二,打來洗臉水,擠出牙膏,一切準備好好。

    妻神色鄭重:撥今晚你給我先刷牙洗臉,清清醒。我同你好好說,否則你後悔莫及。斳

    無可奈何,只好悶氣地乖乖。天,我的妻,今晚真的是發瘋了吧!

    她主動,我被動。她大講,我小聽,她大問,我小答。我實際上是半句也沒聽進去。最後有一句聽實:撥你這個人依賴性太強,以後夾生飯也喫不上。斳第二天早上,又是一頓夾生飯,也是最後一餐。三個月後,妻病之,病:癌,妻早發現,沒告訴我。

    這時,我才明白妻那半夜談心。哭,後悔,一切都不如那頓夾生飯。

    門前那段水泥路

    小鎮,有一段水泥路。一溜兒排着稅務所、供銷社、學校。

    每天早晨,有一個老頭在掃着水泥路,風雨無阻,天天如此。

    這老頭有來頭,幾個子女都很爭氣。老大是稅務所所長,老二是供銷社的,三女是學校的校長,方圓十里頭一個女校長。

    老頭自己也不賴,聽人說,原來是在省城當清潔工的,還是個什麼長,大約是真的,老頭每月從郵局領出的錢都是百元大鈔,這錢是原來單位匯來的退休工資。

    開始時,老大說:撥爸,你老不必天天這樣起早掃了,大路自會有人管。斳

    老頭瞪了老大一眼,把手中的撥雲煙斳折成兩半扔出門外:撥你收你的稅,我掃我的地,少管閒事。斳

    不久,老二又勸:撥爸爸,你這樣做給我們丟臉,你一天就閒着吧!斳

    撥混帳,老子丟什麼臉!你小子給我好好賣東西!三個月內不許進家門!老子一天也閒不着。斳

    老二呆着,沒走。

    撥砰斳一個茶杯在地下開花。

    老二嚇得忙逃出門。

    撥砰斳大門緊閉。

    一天,三女從省城出差回來,撥爸,你要好好休息,休息好才能幹你喜歡乾的東西。斳

    撥唔!還是我小囡有出息!斳

    日復一日,每天早晨,老頭掃着地。

    門前那段水泥路,每天干乾淨淨。

    人來人往,也沒有人問是誰掃的。

    一次,老頭到省城參加原單位聯歡。走前,對老伴說:撥你給我掃幾天地,你原來也是個清潔工,不要忘了。斳

    撥我撕不下老臉,你叫幾個孩子掃吧!斳

    撥好,也好,你吩咐他們。斳

    幾天後,老頭回家,發現水泥路成了垃圾路。

    老頭大怒,緊急召開家庭會議:宣佈全家出動,馬上清掃門前那條水泥路。

    懾於老頭的威嚴,一個個只好去掃。

    此後,又是老頭每日早晨掃着地。

    後來,老頭無病而終。出葬那天,棺擡過門前那條水泥路,那天的水泥路也乾淨。

    老頭死後三天,水泥路髒了三天。

    三天後,學校裏涌出一羣紅領巾,拿着掃帚,不久地又幹淨了。

    後來,地也一直乾淨。

    附錄:《金剛經》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

    第三十一品淺釋

    知見不生分

    佛問須菩提

    倘若有人認爲佛的言教中有

    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你認爲這個人真正理解了

    佛的言教中

    所包含的深刻義理了嗎?

    須菩提回答說

    此人確實沒有理解

    佛所說的深刻義理

    因爲在佛看來

    佛在說我見、人見

    衆生見、壽者見的時候

    已經徹見了其中的無自性

    明白地知道是法性本空的

    只是隨順衆生的顛倒夢想

    而假說關於我、人

    衆生、壽者四相的見解

    不落二邊

    去掉心中

    一切執著

    若是按照佛的無分別智來看

    就無所謂我見、人見

    衆生見、壽者見了

    對於發無上正等正覺的

    菩提心之人來說

    不僅僅在我見、人見、衆生見

    壽者見問題上需要這樣看

    其他所有一切法

    都應該按照這樣的標準去認知

    去判定、去信奉、去理解

    不應該生起諸法有相的執著

    事實上如來說法相

    即非法相

    只有不落二邊

    去掉心中的一切執著

    才能見到真正的法相

    這段經文總結性地回答了

    須菩提兩次提出的“云何應住?

    云何降伏其心?”問題

    即“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

    如是見、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