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永樂大案 >第七十九章 平江伯陳瑄
    第三天辰時,天已大亮,車在行走進棚窩,對湯宗道,“大人,鎮江府到了。”

    “哦?”湯宗起身,“命令將士在長江北岸靠船。”

    “靠岸?大人,咱們不去碼頭?”車在行疑惑。

    “不去,直接靠岸。”

    “是。”車在行立刻安排去了。

    湯宗轉身對紀綱道,“紀千戶,走吧。”

    紀綱疑惑,“湯大人不直接回京城,來這裏做什麼?”

    “去見一見你的一位老相識。”

    “老相識?鎮江府?”紀綱一愣,“湯大人莫非說的是平江伯陳瑄?”

    “正是。”湯宗笑着道。

    “湯大人是想問他運河之事?”

    湯宗點頭,“不錯。”

    “運河上的事情,杭州府雖說通稟了陳瑄,可他又不是在場之人,湯大人能從他口中知道什麼?”紀綱還是疑惑。

    “見了你就知道了。”湯宗笑笑,直接出了棚窩。

    兩人來到船頭,只見前方一片開闊,此事正值糧食將收,一片金黃的稻田讓人心曠神怡。

    “陳瑄主掌的漕運衙門常駐淮安,但近一年來他一直在監督修繕運河邗溝段的河堤,凌晏如曾言耿璇是派人去鎮江上稟的漕運總兵陳瑄,紀千戶最是瞭解陳大人,覺得他現下會在哪裏?”湯宗問道。

    紀綱道看了看身後的長江對岸,“長江南岸是鎮江城,陳瑄在外,不喜居住府邸,必然不在城內,一定離河堤修繕之地不遠。”

    他回過頭,“前面的邗溝是修築河堤的地方,邗溝之東,這裏往北百里之外,是揚州府地界,鎮江府在這長江北岸就只有這一塊地方,所以陳瑄當就是在這裏,車輪舸停的正是地方。”

    “紀千戶說的是。”湯宗笑道,而後吩咐車在行,“派人問問過往船隻,修繕河堤的大軍駐紮哪裏。”

    車在行稱是。

    很快,將士回報,指着前面道,“大人,前面的臥龍崗之後,就是修繕河堤大軍的駐紮之地。”

    湯宗看了看,發現那臥龍崗靠近運河,於是吩咐,“開船,前面向北開進運河邗溝段!”

    車輪舸重新出發,向北進入了運河,行了五十餘里,便聽到了震天的號子聲。

    湯宗笑道,“我們到了。”

    果然一過臥龍崗,衆人便看到一羣在運河兩岸赤膊修繕河堤的將士,足有數千人,場面熱火朝天。

    湯宗命令車輪舸靠岸,放下船板,他讓將士和月娥留在船上,自己與紀綱、車在行下船,來到岸上。

    車在行找來一個正在幹活的士兵,供湯宗問話。

    “你們是哪個衛所的漕兵?”湯宗問道。

    那士兵見湯宗氣質不凡,又是乘着車輪舸戰船來的,知道身份必不平常,急忙躬身道,“小的是淮安府青龍衛的。”

    永樂時期,陳瑄主掌的漕運衙門其實是個軍事衙門,一切都按照軍隊的秩序進行節制。

    衙門駐地設在漕運重地淮安,下有五衛,近三萬人,運河疏通、堤壩修繕、漕船建造等等,只要涉及到漕運,都是這五衛負責,當然其中一衛在杭州府,受耿璇節制,聽命於陳瑄。

    後來的景泰初年,始設漕運總督部院於淮安,與總兵參將同理漕事後,主掌漕運的衙門纔不單純是軍事衙門了。

    “你們的總兵陳瑄陳大人可是在這裏?”湯宗又問。

    “在,就在前面,小的現在就帶大人去。”那將士立刻殷勤帶路。

    一行人沿着正在修築的河堤徒步向北,片刻之後,便見到一個將軍身穿甲冑,左手叉腰,右手指着運河對左右之人大聲說着什麼。

    此人正是陳瑄,此刻正帶人督建運河施工。

    “哈哈哈,陳大人。”

    還未容那將士通報,紀綱先是上前哈哈大笑道。

    陳瑄回頭,先是一愣,而後驚喜,“紀指揮使,你怎麼來了?”

    他沒有戴頭盔,黑白相間的頭髮挽成髮髻,鬍子也已花白相間,雖年紀已大,但精神爍櫟,頗是威猛。

    最明顯的,是他臉上一道刀疤從左眼下面直達右臉底部,看起來有些瘮人。

    紀綱笑道,“平江伯可不敢如此稱呼在下,我紀綱區區一個千戶,哪裏敢和你這樣率領千軍萬馬的總兵相提並論?”

    陳瑄哈哈大笑,黑白鬍須亂顫,很是豪邁,上前雙手抓住紀綱的一隻手,“皇上不過是一時生氣,那指揮使的位置終歸還是你的。”

    他說完看到了一旁笑吟吟的湯宗,心中一驚,急忙鬆開紀綱的手,拱手道,“莫非是大理寺卿湯大人?”

    湯宗拱拱手,“平江伯別來無恙。”

    陳瑄笑道,“湯大人和紀千戶同來到訪,陳某蓬蓽生輝,走,咱們營賬一敘!”

    他安排手下幾句,熱情地拉起兩人,一同去往營帳。

    這陳瑄可非一般人,在永樂朝堂上的地位非同小可,幾乎沒有人敢得罪。

    首先,他的來歷就不一般,他的同族先輩不是旁人,就是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勁敵,與其爭奪大統的陳友諒。

    大明建立後,陳瑄的父親陳聞歸順了朱元璋,任成都右衛指揮同知。而陳瑄也沒閒着,他跟着朱元璋麾下大將藍玉四處征戰,北擊北元,南戰越巂,出生入死,戰功赫赫,臉上的那道刀疤就是那時留下的。父親陳聞死後,陳瑄便繼任成都右衛指揮同知,而且還越做越大,最後做到了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負責在長江一帶督操大明水師,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

    其次,他還是朱棣靖難成功的大功臣。建文四年,朱棣統兵一路向南,直達長江北岸,距京師應天府只一江之隔,奈何卻無船隻渡江,只能望“京”興嘆。

    建文帝匆忙派遣陳瑄統領水師,鎮守南京江防,以抵禦燕軍,可陳瑄卻直接倒戈,率領水師投誠,用戰船助朱棣渡江,其後便追隨他攻入京師,改天換地。朱棣登基之後,念其大功,封他爲平江伯。

    最後,他還非常有才。永樂元年,朱棣封陳瑄爲漕運總兵,總攬海運之事,他建造糧倉,修築衛城,還開展互市,甚至還帶着水師打起了海盜倭寇,乾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後來朱棣決定遷都,遷都就要江南的糧食長期供應北京行在,考慮到海運成本太高,風險又大,於是又派他疏通運河。陳瑄立刻又化身水利行家,他因地制宜,疏通會通河、開鑿清江浦、修築閘門、修建長堤,使得漕船可以直抵黃河。運河疏通之後,陳瑄就專門負責漕運之事,這幾年來,朝廷運送漕糧再不用走海運,節省費用不計其數。

    所以陳瑄這人不但帶兵有方,打仗勇猛,還很會管理漕運,做啥啥都行,幹啥啥在行,加之靖難有大功,朱棣焉能不喜歡?朝堂之上又有幾人敢和他造次?

    紀綱曾經身爲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雖然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但陳瑄卻是少有的他惹不起的人之一,這中間除了不敢惹,惹不過之外,還有兩人關係不錯的緣由,因爲當年陳瑄投靠,朱棣極爲看重他,常喚至榻前與之攀談,而紀綱又是朱棣的貼身護衛,這一來二去,就相互熟絡了。

    這也是湯宗對紀綱說陳瑄是他老相識,而紀綱又極爲了解陳瑄的原因。但兩人關係雖不錯,卻並不代表陳瑄和紀綱是一丘之貉,他反而很通情達理,明辨是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