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125章 李茂貞的野望
    鳳翔鎮。

    李茂貞正屯兵陳倉。

    陳倉東起八百里秦川,南依秦嶺,扼守大散關和陳倉道,西接隴山,坐落於回中道(又稱隴關道)的入口,其地勢險要盡顯無遺。

    想當年,劉邦正是於此處偷度關中,並擊敗項羽,一統天下,進而開啓了大漢王朝四百年盛衰(加東漢)。

    而諸葛亮兩度出祁山,均止步於陳倉,故未能實現其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夙願……

    如今陳倉握於自己手裏,李茂貞自然也有了他的野望,他想要效仿高祖劉邦,從鳳翔開始建立屬於他的霸業。

    尤其是當他拿下秦、成二地後,便等同於打開了河湟谷地的入口,他派往甘州回鶻牙帳的使者也遞回來了好消息,回鶻人與好戰野蠻的吐蕃人不同,願意與他做生意,用河西的戰馬和美玉來交換中原的鹽鐵、絲帛、陶瓷。有了美玉,便等同於財富,而有了河西戰馬,便意味着強大的軍隊。甚至,回鶻人表示,必要時可直接派人馬來參戰。

    去年入侵涇原,不過是小試牛刀。

    李茂貞十分清楚,要開啓他的霸業,首先得獨霸關中。

    而獨霸關中,指的是據有關中的核心長安。

    而如今的長安裏有什麼,一個無權無勢的天子和一個千瘡百孔的朝廷,連徒有其名的神策軍也被盡數調往蜀地。

    於是他果斷出兵武功、奉天,先拿下這兩座橫亙在鳳翔與長安之間的軍城。

    然而……

    李茂貞沉着臉,瞟了眼案上從長安城內傳來的邸抄,“罪臣李茂貞”五字格外扎眼,再看向了跪在堂下的李繼筠。

    “聽說你入了宮後,曾言行無禮,當面折辱聖上?”

    “是誰亂嚼的舌根子?絕無此事!孩兒只是按叔父的吩咐,轉達了叔父的話,然而他們吝嗇賞賜,孩兒纔多說了一句……”

    “孽障!此事乃崔侍郎(崔胤)親口所講,莫非他會冤枉你!”

    “叔父,你怎可輕信他人的話,冤枉孩兒?那些京城來的人只會耍嘴皮子,沒半點用處,叔父借孩兒精兵三千,孩兒準保旬日內攻下京城,殺盡那羣衣冠士,再把那皇帝小兒也捉來,讓他當面給叔父賠罪……”

    “休得胡說八道!”

    李茂貞擺了擺手,不欲再同這個混賬侄兒糾纏下去,只令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你即日便單騎去往京城,向聖上當面請罪……”

    李繼筠當即大叫起來:“孩兒不去!”

    李茂貞拍案而起,臉色一冷:“我瞧在五弟(李茂貞的從弟李茂勳,李繼筠之父)的面子上,才保你一條小命,你竟不識好歹,那我便取你人頭送去京城請罪。”

    “叔父饒命!孩兒這便去,馬上就去……”

    李繼筠連忙改口,撒腿便跑。

    叔父殺人不眨眼,說要殺他,便不會因爲他是侄兒而手軟……

    李茂貞坐回了虎皮大椅,閉目凝思。

    失去了東進關中的好機會,眼下,便只有南取鳳州了。

    滿存既要找死,那便成全他。

    李茂貞決定奪取鳳州,當然不是激於一時之憤。

    鳳州位於鳳翔後庭,又屢次三番興兵擾事,不除了這個麻煩,終究是個隱患。

    如今又恰好興元軍南下西川,也正是奪取鳳州的好時機。有了鳳州在手,即可窺視興元,也多了條入侵關中的路線。

    而鳳州防禦使滿存,李茂貞太瞭解這位昔日的袍澤了,純是匹夫之勇,全無統軍的才能,明明佔着鳳州和興州兩處山地,卻只一味相信騎兵。爲此,還耗盡民力、物力在陳倉道上大肆開山鑿道,以便於騎兵馳騁。如今倒好,也方便了他鳳翔兵的入侵。

    李茂貞已派了他最得力的養子李繼徽率三千精兵出大散關,直取鳳州,而他自己則屯重兵於陳倉,以爲後援。

    相信不日後便會有好消息傳來。

    ……

    ……

    如今京城四面,處處硝煙。

    韓建與王行約決戰於蒲津關下,楊守信與蘇文建爲強奪王行瑜的人頭在邠州內明爭暗鬥,李茂貞大舉入侵鳳州……

    同州的戰事,韓建佔優,因爲朝廷選擇不予過問。

    邠州的內亂,朝廷已下旨勸諭雙方。其實不過是走個形式,履行朝廷止戈安民的職能,暗地裏慫恿楊守信儘快平定邠寧。

    只有鳳州的危局,朝廷連連下詔令,語氣切峻,勸告李茂貞罷兵。畢竟鳳州握在滿存手裏,始終可做爲一個牽制鳳翔的力量,不容有失。

    可李茂貞態度堅決,一再向朝廷申述滿存在鳳州的種種殘暴行徑、及連年來侵擾鳳翔的罪行,同時不斷地向鳳州派兵,絲毫不聽取朝廷勸阻。

    對此,朝廷也只能停留在字面上的勸告,實則無力干涉。

    眼下關內各地藩鎮都忙於內亂,也無人可牽制李茂貞的行爲……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關內各地藩鎮都忙於用兵,客觀上也緩解了京畿四面的壓力,形成了一個空窗期,讓朝廷可以全心打理自己的京畿領地。

    必須得珍惜這難得的一段和平經營時間。

    因而李曄無暇休息,返京的次日,先大概過問了下這段時間的京城庶務,再將此次出征的論功行賞事宜託付於張濬一力評定,接着,便要思慮如何經營關中。

    這一次,李曄召朝中所有四品以上官銜者、軍中各指揮使一起入延英,集思廣益,向他們一起提出這個問題。

    最後問道:“朕欲要振興國事,止干戈於亂,膺服天下藩鎮,僅憑關中一隅之地,如何能得?”

    這是一個宏大的話題,衆臣一時之間難以作答。

    李曄給他們留足時間,也擯棄掉朝中禮儀,讓他們盡情討論,不必顧忌,有了大致方略後可隨時上報。

    而李曄本人也步下丹陛,深入羣臣中,時而與他們一道商議,時而擇一處坐下,靜待他們報上自己的方略。

    漸漸的,有人開始發言。

    李曄未置可否,只讓羣臣就此觀點互相辯駁,充分討論。

    一直持續到午後,羣臣辯論的聲音漸趨於一致。

    張濬、劉崇望、崔胤、及孫惟晟等六軍都指揮使,均一致認爲,當強兵興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