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海在打算和孔子見面後,打算直接用神魂雲霧進行託夢。

    只是孔子看似普通無比,實際做到了萬邪不侵,他的託夢算是失敗了。

    不得已,

    伏海只能用野鴿子銜書的方式,約孔子在尼丘山見面。

    而孔子在看見鴿子銜了一片玉在自己身前後,也有些稀奇。

    在看見上面護麟,以及龍身份表述,以及見面的字眼後,讓孔子有些詫異。

    如果不是鴿子銜書這麼一件事情本身就有些稀奇,他甚至會懷疑這是一個惡作劇。

    只是這幾句話的信息量比較大,他還是決定去看看。

    特別是尼丘山,是她母親生下他的地方。

    他覺得有一條龍邀請和自己見面,是時候去看看。

    而在孔子打算去虎丘山出發看看的時候,不少弟子都想着陪同,特別是一直跟在孔子身邊的顏回。

    最近出了不少的事情,知道孔子爲人的弟子們,對孔子這個老子都有些擔心。

    孔子本來想要一個人前往後,在稍微思索後,爲了不讓其餘的弟子擔心,讓弟子顏回給他駕駛了馬車。

    在到了山腳的位置後,孔子就下山了,順着溪流往上面走。

    圍繞着尼丘山,有一個河流的名字叫沂水。

    以前孔子就特別喜歡春日帶着自己的弟子,來這河邊遊玩。

    其中有一次他問起弟子們的志向,就有弟子曾點和其他弟子的想法不一樣,想着在春天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在沂水中玩耍。

    而孔子對這個答案也十分的喜歡。

    說天下安定的話,他也希望過這種的日子。

    此時已經是秋日了。

    不少枯黃的葉子飄落在了水面上,開始了隨波逐流。

    孔子年老氣不衰,腳步平緩的往上下去。

    而在下游,則是牽着馬,讓馬低頭喫着還帶着青黃不接的河邊草。

    河岸不是平整的,曲折蜿蜒向上而走,偶爾能看見平整的大石頭,一般在那種位置,景色都別有趣味。

    孔子在看見這大石的時候,也爬了上去,欣賞着周圍的景色。

    一龍一人見面,又沒有約定時間,倒也一點都不着急。

    此處,

    離孔子下車的距離已經有一段路了,至少顏回是空不清楚這裏的情況。

    伏海早就在河邊佈置了不少的傀儡,看見了孔子的到來。

    在孔子坐在大石上歇息的時候,也順流而下,來到孔子坐落大石的位置,鑽水而出。

    孔子看着眼前突然鑽出來的龍頭,一點都不喫驚,和伏海對視着。

    角、眼、面、耳、須……

    看起來雄壯的身體,和書上記載的龍有些相似,又有一些不一樣。

    伏海也在看着孔子。

    孔子的身形很高大。

    作爲貴族,他從小的伙食還是可以的,還會狩獵有肉喫,孔武有力很正常。

    此時作爲七十多歲的年紀,卻有些瘦削了。

    臉上沒有特別多的老年斑,但皺紋卻一根都沒有少。

    兩者都在觀察着對方,還是伏海先開了口,畢竟是他請孔子來見面的。

    “我從楚國而來,已經見過老子了,所以特意來見見孔子你。”

    “實際上,上次的麒麟是我路上所遇,它想見你一面,就送到了你的身邊,從那一日起,我一直有觀孔子你,想要有所體悟。”

    伏海也沒有隱瞞,在開口的一瞬間,就把該說的話說了出來。

    實誠的人,一種是沒有什麼心計的人,一種是沒有什麼可以隱瞞的人。

    前者容易被人套話,甚至被人利用。

    後者則是耳明目明,心中坦蕩,不畏任何牛鬼蛇神。

    伏海自覺自己是第二種,他同事覺得孔子是第二層。

    兩個人要互相交流,他甚至想要喫藉助孔子的智慧,直接說就好了,拐彎抹角還會浪費時間。

    “多謝龍君的護送之舉,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龍君最先出現在了吳國,爾後去了越國,如今有幸和龍君見一面,也是一種幸運。”

    “在護麟一事上,多有麻煩龍君,只要我能幫助龍君的,龍君倒是不需要顧慮,直接和我說。”

    “還有就是,不知道在龍君的心裏,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孔子在伏海開口後,也給伏海作輯行了一個禮表示感謝。

    在聽說伏海有觀察他的時候,也好奇在一條龍看來,他到底是怎麼樣的。

    “汝只是一個普通人。”

    在面對孔子這個關於評價的問題,伏海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言甚善!”

    孔子在聽說了普通人三個字後,點了點頭。

    他自己也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雖然收了一些弟子,一生都在學習,會的東西都不少,但那些事情,還沒有到脫離人的程度。

    加上他自身的想法,就是當一個普通的人。

    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好,只是覺得現在這個社會缺少這些東西,所以需要去做。

    就好像他的願望,也是在國家安定後,帶着一羣人在沂水邊玩耍。

    “不知道孔子,是否覺得我是一條龍?”

    伏海在回答了孔子的問題後,也問了孔子一個問題。

    兩個人都彼此看了各自一段時間。

    無論什麼東西,看特徵都會了解到一些東西。

    看人的話,個人的一些狀況會表現在外貌上。

    以貌取人是不可取,以神態和氣質識人卻還是有點參考喫的價值。

    這個道理推廣出去也是可以的。

    在民間,有專門挑牲畜的人,他們就是根據牲畜的一些特徵,來了解牲畜的一些情況。

    “你是一條龍,卻又不是。”

    孔子在遲疑了一會後,給了伏海一個答案。

    “差在哪裏?”

    伏海對這個答案不惱,還有些好奇。

    他的外形是龍,這沒有問題。

    看系統的屬性,則是說他先天不足,神通還差些。

    這明顯有長進的空間,說不是龍也沒有什麼問題。

    只是,

    孔子認爲他不是龍的部分,到底是什麼,伏海還真的有點猜不到。

    “未掌四宇,未隨心所欲。”

    孔子在看着伏海,說了九個字的評價。

    這也是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對所有人的性格和情況把控後,得到的一種本能。

    只需要稍微觀察事物本身,就能一窺根底。

    “善!”

    伏海這九個字,還是很認同的。

    他心中還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遠遠沒有一條龍的灑脫。

    把孔子當做一面鏡子,稍微瞭解了下自己的情況後,伏海打算和孔子進行點更深層的問題。

    通過探討孔子的人生經歷,來了解他的想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