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嫡長子 >第257章 軍令應在政令之前!
    第257章  軍令應在政令之前!

    王鏊想起弘治十一年從東宮走出的那一天,他知道大明會有一個不得了的帝王,但關於未來,他還從未有如此大膽的想象。當時只覺得,太子應該蟄伏起來,用心讀書,潛邸內再儲備些相才良將。將來衆正盈朝,大明國泰民安。頂多也就如此了。

    但是現在他明白大明的少年皇帝心中有一幅自己的治國圖景。

    可開海之議絕非如此簡單的事情,不說海上風浪無情,便是東南沿海士紳一體,朝廷真的在某個地方開個市舶司,又有梅可甲這樣的官商代表,往後那些商人的利益得被擠佔到什麼程度?

    更讓他擔心的是,政令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出現層層加碼和歪曲聖意的情況。權力和慾望交織在一起,就像一頭可以自我生長的野獸。

    萬一具體施政的人,用力過猛,說不得就是東南大亂。

    到那個時候,國家怎麼受得了?

    但皇帝似已鐵了心,雖然他還是在好好說話。

    “……陛下。”

    朱厚照把目光投向謝遷。

    “微臣揣測,陛下令少府設立造船廠,是不是將來還想要再建大明水師?”

    朱厚照抿了抿嘴脣。

    有很多事,他是想一件一件做的,而並不想在一夜之間把這個國家搞得翻天覆地。更不想刺激他們過深。

    但謝遷還是能猜得到,

    因爲當今聖上有着不弱於太祖皇帝的掌控欲,大明的商隊在海上如果得不到保護,皇帝會受得了?

    然而水師的籌建費用更加誇張,除非,海貿真的獲利巨多。

    其實朱厚照心中還有謀劃,便是真的開了海之後大量白銀涌入的問題,但那涉及到貨幣改革,並非眼下的事。

    “謝閣老,朕的金口不能隨意開。所以這個問題,朕只能說,需要看形勢的發展。”

    “陛下。”謝遷跪了下來,“朝廷開海是否又要和打擊海貿走私結合起來?否則朝廷開了個口子,但民間走私依舊,這個口子便毫無意義。”

    “不錯。”

    “如此一來,東南必亂!”

    “可朕不是沒給他們活路。是他們自己貪心不足!”

    “然而以陛下之才能,爲何要首選東南?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最不能亂的就是東南啊!又或者先於浙江一地試點亦可。”

    “不行!”朱厚照好話說到了盡頭,“似這種事,朝廷必須要展現出堅決的意志!試點來試點去,那幫人還以爲朝廷在躊躇之間,這不是鼓舞那些反對的利益集團嗎?謝閣老,朕知道你這是老成持重的謀國之言!但事不同,方法不同。有些時候,一定要動如雷火!”

    “豈不知狂風暴雨之後容易一地狼藉?!”

    “有些事,你們是可以勸的。但這件事,朕要乾綱獨斷,如果因此亡國,那朕來做這個亡國之君!”

    皇帝將話說到這個程度,其實是斷了這些臣子的諫言之路。

    以往有劉大廈,這是先帝寵臣,他可以‘自恃’身份,劉健也可以。但是這兩個人都被皇帝弄走了,剩下的人,大概就是要什麼都不顧了才能決心阻止。

    如果皇帝是大大的昏君,那麼官不做也就不做了。可他並不是,他在締造一個偉大的時代。

    其實對於朱厚照來講,他本不必把話講得那麼決絕和難聽。但就如同向地方展現朝廷決心的道理一樣,他也要向眼前這個‘權力中樞’展現決心。

    這件事他一定要做,誰也攔不住!

    “……如此,就要做最壞的打算了。”

    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所謂最壞,也就是地方豪強士紳挑動百姓鬧事,東南遍地是匪,民不聊生。”

    朱厚照坐回龍椅,“這不是最壞。最壞是有人聚衆造反,甚至……相互聯合、挑唆宗室舉兵!朕也想瞧瞧,有沒有哪個商人之家能指使家丁數萬與官軍作戰。”

    !!

    皇帝竟然都想到了宗室造反……

    王鏊心也緊了起來,難怪皇帝要說展現決心,確實應當如此,一定要用官軍之威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不是等着他們慢慢接受。

    “陛下,微臣以爲軍令應在政令之前。”

    “何意?”

    “地方衛所掌事者,也當提前調動。”

    這話一說,暖閣裏的人都明白。

    明代除了在邊關,在地方也有大量的衛所,這些衛所指揮使都由朝廷選任,雖說到了明代中期衛所官兵戰力羸弱,但說到底也是職業軍隊,這個時候當然是要穩住他們。

    朱厚照點了點頭,“先將浙江、福建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及同知全部更換,並允許新任都指揮使自己推薦所轄衛所指揮使人選。”

    這樣一來,浙江、福建的都指揮使其實就把境內衛所變成了某種意義的私兵。畢竟是他的人,所以他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在軍事的行政裏,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但特殊時候,特殊手段。反正地方衛所實力本身不大,浙江、福建都指揮使司還在朝廷手中,那就亂不了,即便有人有異心,那離尾大不掉也還遠着呢,之後再拆散就好了。

    朱厚照想到了跟在周尚文後面的那七個兄弟。

    “汰換的原都指揮使呢?”王鏊追問。

    “北上,進京!”

    在天子腳下看他們還怎麼亂!

    “微臣有話啓奏。”楊廷和向前一步拱手。

    “說。”

    “東南所重者,一爲財稅,二爲漕運。因而微臣以爲開海令應在江南水稻收割之後,漕糧北運之時。若是夏糧趕不上,就要等到秋糧。萬不能急!”

    朱厚照想着本身人員的調動,再給他們適應,所需時間也不短呢。

    “准奏!”

    楊廷和還有話說:“爲統籌全局,微臣還以爲應臨時加派浙閩總督,統攬軍、政、市舶司三務,位列三司、巡撫之上!”

    “准奏!”

    “開海令之前,朝廷應當先下清查預備倉令,不過不以浙、閩兩省爲重,而以南直隸、江西爲重。便是東南一旦有變,朝廷可輸糧入兩省,安頓百姓,不致釀成大災!”

    “准奏!”

    一連三個准奏,楊廷和忽然間風頭大出。他一向腦子清楚,處理事情一二三四很少錯亂。

    “還有麼?”朱厚照掃視衆人,沉聲問道,等了一會兒,他自己講道:“以上都是爲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朕要說的是朝廷也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朝廷開海,不是不讓豪強士紳做海上的生意。朕想用一個辦法,名爲準入制。”

    准入制?

    內閣和各部尚書皆有些不解。

    “准入制,意爲準許進入,也就是朝廷允許一部分人能夠通過市舶司做海上的生意。像是地方的豪強士紳就可以納他們進入准入名單,入名單的商家制定特有的標記,以往他們怎麼出海,今後就怎麼出海。也就是說他們不必與朕拼命,生意是允許做的。這樣,可以分化豪強的力量。”

    楊一清眼睛一亮,“此爲圍三闕一之法。”

    “不錯。走私要打,准入要推,只要有一條活路,十家就會有八家不會做那誅九族的造反之事。”

    李東陽問:“許豪強不許百姓,此類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朱厚照說道:“海上風大浪急,且海貿不是開個包子鋪那樣的小本生意,普通人做不起,攔他們在外面,是爲了保護他們。”

    所有人眼睛都不自覺地看了一眼皇帝:這也行……

    “可這樣一來,選擇准入的商家,豈不是也便宜了他們?以往走私,現在竟順理成章的合法了。”

    “誰說准入制是免費的了?”朱厚照雙手一背,提起這個他可太知道了,“准入制的發放權力收在浙閩總督手中,所有要入名單的商家,需要向朝廷報備其東家的姓名、籍貫、兒女及親屬情況,所出海商品的名稱等信息。以及……你們說讓這些走私商人交多少銀子合適?”

    銀子?

    “陛下,如此斂財……”

    朱厚照翻翻白眼,大手一揮,“收來的銀子朕一分不要!入戶部,充作賑災款!而且只做賑災款,其他人不許動這筆銀子的心思!”

    韓文馬上精神了,“……微臣聽說東南海商走私獲利甚巨,十萬之銀出海,返程可獲十倍之利!且走私違反法度,有藐視朝廷之嫌,若想摘了這帽子,進准入名單,怎麼也要五萬兩銀子!”

    “五萬?”刑部尚書閔珪簡直敬佩韓文的仁慈,“陛下,臣覺得每家少說二十萬兩!”

    這數字,朱厚照都要吸一口涼氣,“會不會有人家付不起?”

    “哼。不抄家人人付不起,一抄家人人付得起!這是爲天下災民要的賑災款,陛下儘管說是閔珪開的口、獻的策,叫他們都來罵我吧!老臣不怕!”

    王鏊和韓文苦笑不得,這個老匹夫,反應可真是快,竟然馬上就開始計算着這樣的好事。這哪裏是求人罵,大約是傳出乾清宮就會爲清流交相稱讚了吧。

    “好,那朕就不客氣了。這口鍋就請閔尚書替朕背了。”

    閔珪大大方方的跪下行禮,“君爲臣綱,臣這條命都是陛下的,又何況是背一口鍋?!”

    “好!”朱厚照一拍龍椅,有些激動的站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